
明亮温馨的病房里,康复医师轻轻抬起11岁伤者张宝杰的右腿,帮助他做复健。伤者脸上和腿部的擦伤清晰可见,右脚裹着绷带。
“今天他状态好多了,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吃。”病床旁,父亲张小平看着儿子,反复说着感激的话,“医院把我们照顾得特别周到。”
张小平是甘肃榆中马坡乡马莲滩村一社村民,他本人也在8月7日晚的山洪灾害中受伤,腿部多处擦伤,肺部呛入泥沙。灾害发生次日傍晚,父子俩被紧急转运至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救治。入院后,针对张宝杰右脚四厘米长、存在感染风险的伤口,医院立即实施了清创缝合手术,目前父子两人恢复良好。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榆中山洪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一时间调集6家省级医院的急诊、重症、普外、骨科、妇科、儿科、心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医疗队,赶赴榆中县,对伤员进行全面巡查会诊。
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包括张小平父子在内的需要更高水平救治的伤员,被紧急转运至医疗条件更完备的甘肃省人民医院和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灾情紧急,伤者没有携带现金和医保卡。县医院无条件开通绿色通道,安置点群众如需住院,一律兜底收治,全力保障好每一位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榆中县副县长高永红说。
甘肃省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救援应急预案,为受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并制定“一对一”个性化诊疗方案,并安排精神卫生科医护人员同步开展心理干预。此外,医院还精心调配了营养餐,免费为伤员和家属提供一日三餐。该院累计收治了9名伤员,其中有5名重症患者,目前所有伤员生命体征平稳。
“针对每一名病人,我们医院采用了‘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每个病人的疾病不同,都配备一个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团队,确保精细治疗。”甘肃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台会平介绍。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由医疗应急司有关负责人带队,中日友好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指导组,赶赴甘肃省人民医院进行联合会诊,指导医疗救治工作。
截至12日晚记者发稿时,此次山洪灾害中除1名轻伤员出院外,14名伤员仍在接受治疗,病情稳定。
(本报记者 王冰雅 尚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13日【关注榆中县山洪灾害】榆中县受损电网恢复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 2025年08月13日【关注榆中县山洪灾害】八方合力 情暖榆中——榆中县山洪灾害兴隆山村救援现场见闻
- 2025年08月13日甘肃榆中:住建部门对1000余户受灾房屋开展安全应急评估
- 2025年08月13日甘肃榆中初步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 24处水质抽检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