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一以贯之促进招商兴商
——陇南市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④
陇南日报记者 罗艳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招商是第一要事。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不断创新招商举措,强化服务保障,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促落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上半年,我市新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45个,签约资金246.81亿元,实现省外到位资金238.92亿元,引进500强和上市公司10家,固投连续18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要健全招商机制、营造亲商氛围,全面提升投资创业洼地的含金量。”近日召开的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张柯兵再次发出招商引资“动员令”,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
思想引领发展,思路决定出路。陇南将始终紧盯政策导向,坚守产业定位,加大招商力度,全面吹响招商引资的冲锋号角。
(一)
招商引资决定了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增量,谁拥有优质的增量,谁就能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当下,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内卷”严重的情况下,如何脱颖而出?
陇南直面挑战,果断抉择,将招商引资确立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与关键引擎,倾尽全力擦亮“陇南招商”这张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从顶层设计着手,我市围绕城市发展方向与产业定位,不遗余力地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将陇南雕琢成一片令投资者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投资创业热土。
明确分工,细化落实。全市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机制,党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对全年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精心谋划与部署,向各县区、园区明确下达招大引强和主导产业招商任务。
建立机制,统筹推进。创新性地建立市级领导分区域包抓联系工作机制,出台《陇南市招商引资调度办法》《陇南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成功构建起“1+N”招商工作体系,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招商引资是大事更是难事,但只要真抓实干、奋力攻坚,拧紧时间发条、绷紧效率之弦,凝心聚力抓招商、大干快上建项目,就一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突围制胜。
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在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的示范引领下,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他们纷纷带头奔赴外地开展招商活动,对重要客商、重大项目以及重大招商活动,亲自接待、深入洽谈、全力协调、严格督办。
开放合作,为陇南赢来大发展。
数据显示,仅1至6月,市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考察8次,其他市级领导外出招商考察10次;各县(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考察65次,其他县级领导外出招商考察36次;接待投资考察457批次,形成市县联动、合力攻坚的招商格局,为陇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如今,陇南全市上下党政齐抓招商,各级招商主体招商路子越走越宽,“朋友圈”越来越大。
(二)
八月的陇南,热情洋溢。处处是翠色欲流的山水胜景,人杰地灵的璀璨文明,业兴民富的城乡画卷,诗意栖居的生活福地,活力四射的蓬勃发展和机遇无限的美好未来。
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到建设节点城市、打造交通物流要地;从深化改革,到不断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从“走出去”参加各种宣传推介活动,到“引进来”连续举办多领域节会……
陇南专精覃思,挖掘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主动出击,做实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大力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市加速产业发展的强烈信号不断释放,招商格局不断完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聚力节会招商。作为第31届兰洽会主题市,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知名闽商陇上行暨陇南投资洽谈活动,签约招商项目106个,总投资额达322.98亿元。参加西博会、丝博会、青洽会等节会,组织重点企业、优势产品参展。
高频专场招商。先后在陇南、重庆、青岛、厦门、泉州举办招商专场推介会7场。成功举办2025年陇南市招商引资网络推介暨项目签约活动,青岛·陇南东西部协作招商、文旅推介会暨签约等活动。
加力产业链招商。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维抓招商引资,围绕油橄榄、文旅康养、非金属、新能源、白酒酿造等14条特色优势产业链,分解产业链招商目标任务,及时开展调度工作。
这些具体的举措、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以“闯”的魄力、“拼”的劲头、“实”的作风,在招商战场挥洒热血、破局开新的生动诠释。
招商引资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才能破解难题,实现精准化、专业化、定向化招商。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精准对接3个500强、上市公司等优强企业。签约落地16亿元的武都区陇南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建设项目、投资15.8亿的礼县华睿国际商贸中心项目等5亿元以上项目18个。
特别是在异地陇南商会建立招商联络服务中心,充分借助商会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开展以商招商,成功促成众多知名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合资合作,引入大量资金,为陇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合力攻坚……全市上下精准发力,把“招什么”“怎么招”谋实做实,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多点发力、遍地开花。
(三)
初秋时节,硕果满枝。行走在陇南大地,放眼望去,一批批项目高歌猛进,一个个产业加速成势,遍地皆是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一个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强势形成。
陇南深知,商场如战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招商引资,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请进来”。一个城市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筑巢引凤,需要的不仅是广纳信源,更多的是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为此,我市坚持“筑巢引凤”“固巢养凤”两手抓,以营商沃土育发展生态,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优质土壤。
上半年,通过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清单,采取专班攻坚、联合推进等方式,加大现场办公力度,积极保障各类项目落地和生产要素。新签约的145个项目已投产55个、84个在建、6个正在申报开工。
“以前,办个简单的证件要跑好几趟。”陇南鸿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丁波感慨道,“现在政策‘上门送’、手续‘网上办’,连补贴申请都有专员辅导,再也不用为办事发愁了!”
“走出去”步履不停,“请进来”诚意满满。今年1至6月,我市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实代办服务事项80件,提供各类咨询服务307起。
新征程蕴含新期待,新部署呼唤新作为。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用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擘画出招商兴商“新图景”。
——持续招大引强。省上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调整后,“引大引强引头部”由之前的加分项变成考核项,工作压力倍增,以“三顾茅庐”的诚意主动登门拜访上市公司和“三个500强”企业,积极交流洽谈,促成一批合作项目。
——突出产业链招商。紧扣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矿产资源开发下游企业和文旅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全产业链。
——狠抓项目落地。持续紧盯重庆、青岛、厦门、泉州招商专场推介会签约项目和兰洽会签约的87个合同项目,不断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
——优化营商环境。紧盯企业开办、纳税服务等第三方评估中排名靠后指标,融资贷款、办理破产、政府采购等排名波动指标,举一反三、扎实整改,畅通监督渠道,以良好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
……
多措并举、多维发力,陇南的企业创投生态日臻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日趋完备,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显著优化,为激发投资兴业热潮积蓄了澎湃动能。
携手谋发展,开放赢未来。时下的陇南,干劲在奔腾,活力在澎湃。
奋楫扬帆风正劲,勇立潮头逐浪高。陇南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各类招商政策和平台,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大招商、招大商”的全新格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14日山止川行,坚定不移强化产业支撑——陇南市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③
- 2025年08月14日上半年陇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 2025年08月14日陇南市推动文旅产业融合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 2025年08月14日陇南市武都区姚寨沟:清凉世界“会客”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