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 “家门口诊疗”让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刘建军
日前,坐落于陇南市成县小川镇的卫生院,又迎来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客人”。
卫生院的院落里,来自成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村民开展诊疗服务;另一头的手术室里,专家王小明正为村民潘新强完成胸腔穿刺手术。
像这样“家门口的县级专家诊疗服务”,每月都会在这里进行一次,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县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近年来,成县整合县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把21家乡镇卫生院、245家村卫生室纳入网格化统一管理,组建17支巡诊队伍。通过构建1个县级公立医院+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周边N个一般卫生院+统一管理辖区S个村卫生室的“1+2+N+S”梯次医疗带动模式,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从县城大医院“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自此,全县医疗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理念从“疾病治疗”转变为“健康管理”,服务资源从“单打独斗”转变为“上下联动”。
破壁垒:让设备和专家“流动起来”
为了解决乡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成县以县域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为核心,通过建立医共体,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首诊率,让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
“以前去县城看病,得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专家定期来卫生院,省事多了。”46岁的潘新强说,他因胸腔积液本打算奔赴县医院治疗,恰逢县城专家巡诊,成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王小明与相关专家会诊后,利用超声定位引导,在镇卫生院就帮他完成了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流手术。
小川镇卫生院副院长邓海魁说:“有了医共体的支持和县级医院专家的指导,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和治疗信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打破了县域医疗资源的壁垒。成县每年下派医务人员超500人次,为乡镇卫生院配备14台“DR”设备,成县人民医院与成员单位实现了“乡检查、县诊断、乡治疗”模式,每年可为乡镇卫生院出具远程影像诊断报告8800余份、心电诊断3100余例、检验报告反馈2000余份、病检报告1.1万余份,清洗消毒器械32万件、灭菌7万包,让村民在乡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
连民心: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
午后的烈日下,小川镇水磨沟村村医徐会霞挎着药箱,陪同县医院专家李小平上门随访危重病人徐志强。
药箱里的红色健康管理台账,详细记录了老人的健康状况、用药记录等情况。
“最近的药你是怎么吃的?”“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吗?”上门巡诊的李小平一边翻阅台账,一边听取徐志强的病情变化和日常护理情况。在确定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后,李小平叮嘱徐会霞要继续密切关注徐志强的健康状况,有任何变化都要及时上报。
自从全县推行“巡诊服务按月全覆盖”政策后,像徐志强这样的重症患者得到了更多关注和照顾。
依托“巡诊服务按月全覆盖”政策,县医院专家定期上门调方案、村医常态随访,形成“防筛管治”闭环。
在此基础上,成县探索创新了医疗“1+N+1”模式:1名县级医师带领N名乡镇医护加1名村医,按红、黄、绿三色台账分类管理。医疗部门可根据群众健康档案,选派不同学科医师,组成医疗巡诊团队,定期进入群众家中,主动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建议,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聚合力:从“单打独斗”到“上下联动”
“让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让卫生院能力提升,让村医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成县卫生健康局医共体建设工作负责人王益斌一语道破医共体建设核心目标所在。
成县通过县级医院选派优秀管理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下派中级以上医护驻点1年,开展坐诊、带教、建特色科室。
“我是去年8月下沉到小川镇卫生院的,主要是带教、开展心电图新项目培训,帮助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成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袁秋红说。
县域医疗资源下沉,硬件投入同步跟进。近年来,成县多方争取资金新建4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通过自筹和牵头医院调拨的方式解决了部分卫生院设施老旧、医疗设备不足的问题,乡村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去年,成县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同比上升27.45%,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0%,患者就医满意度由医共体建设前的75%上升到95%。
“我们以构建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巡诊服务按月全覆盖、人员健康精细化管理,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成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南永荣说。
成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慧敏表示,成县人民医院还将继续发挥紧密型医共体总院“龙头”作用,立足“共建共享、协同提质”,与各成员单位制定资源共享、双向转诊等管理办法,让群众享有更加方便、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群众的健康福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6日聚人才之智 筑健康根基——甘肃省以人才队伍建设赋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8月02日兰州市常态化排查救助大额医疗支出困难家庭
- 2025年07月31日东乡 “组团式”帮扶助力医疗水平提升
- 2025年07月28日山东医疗专家团队在陇南武都开展“陇原基层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