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成熟线” 擦亮“金招牌”
——我市以适期采收守护花牛苹果品牌根基

8月15日,在清水县金集镇曹沟村花牛苹果园里,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农技人员正在给果农讲解采收要点。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吕天军 胡玉虎
初秋时节,沉甸甸的花牛苹果挂满枝头,饱满的果实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间地头。为破解早采乱象、筑牢品牌根基,我市果业部门于8月12日发布《2025年天水花牛苹果适期采收指导意见》,为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花牛苹果精准划定采收“红线”,让科学采收成为果农稳定增收的“定心丸”。
8月15日,记者走进清水县金集镇曹沟村的花牛苹果有机果园看到,改造后的果树长势喜人,清水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的农技人员正在细致查看果实着色度和饱满度,现场为群众讲解采收前的管理要点。这片2022年改造的果园种植了50多亩花牛苹果,凭借科学管护实现次年挂果,如今在标准化种植、采收的推动下,正稳步迈向高品质、好收益的良性发展轨道。
“以前就怕‘慢一步少赚一笔’,结果摘早了的果子看着红,咬一口却涩得很,回头客越来越少。”清水县金果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周兵兵深有感触地说,“现在采收时间卡得明明白白,按标准等果子熟透了再摘,不仅能卖上价钱,更保住了花牛苹果的‘金字招牌’。”
作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惠及群众最广的特色果品,花牛苹果的品牌声誉曾因部分从业者“抢早上市”受损。未成熟的果实因含糖量不足、涩味明显,不仅让消费者失望,更让优质果农收益打了折扣。为此,市县两级果业部门主动下沉服务,将采收标准送到田间地头,同时联动市场规范收购行为,以技术手段护航品牌价值。
“我们严格落实指导意见,对不同海拔区域采收时间精准把控:红堡镇、永清镇等海拔1200米左右区域,成熟采收不早于9月8日;金集镇、丰望乡等海拔1200米至1400米区域,不早于9月14日;远门镇等海拔1400米左右区域,不早于9月18日。”清水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朱星运介绍,通过广泛宣传,这些“硬杠杠”已深入果农心中。
这份指导意见凝结着科学智慧——由市果业办联合市果树研究所,综合气象数据、物候期特点和果实理化指标制定。意见明确,鲜销果需满足生长145天左右、果面全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12%等标准,并按海拔差异细化6大区域的采收时段;贮藏果可适当提前3至5天,确保每颗苹果“熟得正好”。
“近年来,在花牛苹果上市前,我们坚持每年组织市、县区专家研判采收期,针对不同区域精准确定采摘时间,通过宣传引导推动适期采摘,共同守护花牛苹果的品牌‘生命线’。”市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杨彬表示,这一机制已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
目前,全市果业技术人员全员下沉一线普及标准,从果园管理到市场流通,一条“适期采收、顺价销售”闭环正在加速形成。“我们呼吁广大果农、合作社、企业及客商共同遵守指导意见,坚决杜绝早采早收,携手维护花牛苹果的品质与声誉。”市果业产业化办公室技术科科长张健强说。
守护花牛苹果品牌,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唯有各方严守采收底线,这颗承载着群众期盼的“致富果”,才能真正甜到果农心坎里,让花牛苹果的金字招牌在市场竞争中愈发闪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02日天水市麦积区花牛苹果产区致富路工程落地
- 2025年07月01日“科技+有机”双驱动 天水打造花牛苹果产业新高地
- 2025年06月11日甘谷:科技育“芯”赋能花牛苹果产业
- 2025年06月09日天水市花牛苹果有机标准化示范园创建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