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共振 椒价高位运行
——甘肃花椒市场价格调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今年,陇南优质花椒干货每公斤售价突破120元,价格高位运行。
原本平稳的花椒市场,今年掀起价格上涨浪潮。作为传统调味品,从产地到餐桌,花椒价格上涨引发餐饮市场和普通消费者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花椒价格一路攀升?这波涨势又能持续多久?花椒市场将会迎来怎样的变化?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花椒价格普遍走高
8月份是甘肃花椒的丰收季,核心产区武都区交易市场一派繁忙。陇南市花椒产业协会会长郭万书表示,花椒市场低迷几年后今年回升,武都花椒价格达100-120元/公斤,远超全国均价。陇南花椒“质优价高”,市场影响力强,得益于其优良品质。
武都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的特质。当地规范种植、管理、采摘、加工流程,保障品质稳定,使价格保持优势,椒农收益可观。
陇南市武都区电子商务中心主任李宗颖称,陇南花椒线上售价稳定在160元/公斤。记者发现,零售市场花椒价格更高,部分精品突破200元/公斤。涨价波及天水、临夏、庆阳等省内花椒产区。
价格上涨背后是产业的结构性变革。李宗颖介绍,武都区推行“大红袍分级销售策略”,按粒径、开口率、麻度等12项指标分五级销售,特级产品价格高。这种精细化运营,使武都花椒在2025年价格复苏中率先反弹,涨幅远超全国。
极端气候导致减产
“花椒价格上涨与春季霜冻和夏季干旱有关。”采访中,李宗颖指出,春季花椒出芽的关键期,倒春寒突袭陇南、天水等主产区,部分地区气温降至零度,花芽受冻,导致全省花椒严重受损,高海拔区域减产尤甚。
郭万书解释,霜冻对刚出芽的花椒破坏力极强,受冻新芽变黑后无法二次挂果,坐果率显著下降,部分半山区甚至绝收。
5月起,甘肃多地又遭遇干旱。陇南、天水等主产区降水少、气温高,土壤墒情差,出现中到重度干旱,导致花椒树新梢生长慢、坐果质量差、果实发育不良,进一步影响了产量品质。
作为核心产区,武都区花椒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量约3.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37亿元,农民人均花椒纯收入4200元以上。武都区花椒减产,对全国花椒供需产生影响。李宗颖表示,霜冻旱情叠加,致使甘肃花椒整体减产20%,部分产区超30%,打破了供需平衡,是推高价格的关键因素。
短期供应紧缺将持续
花椒价格上涨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而技术创新则是陇南花椒突破气候困境的关键。在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村,张金权和张聚会父子培育的“金权无刺花椒”,不仅让自家受益,更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
1978年,张金权在一棵野生花椒树上嫁接了“大红袍”,这棵花椒苗不但成活了,第二年还开始挂果。其成长过程中没有锋利的花椒刺,不但抗旱性强,而且挂果率高,采摘也方便。如今,这棵树龄47年的无刺花椒树被当地人称为“花椒王”。
“我们培育的‘金权无刺花椒’品牌实现了大面积发展,两水镇不但是无刺花椒栽植基地,也是当地最大的无刺花椒苗生产基地。”张聚会说,他家有20亩无刺花椒园,最大椒朵挂果607颗,创下了陇南花椒单朵挂果的最高历史纪录。目前,武都区已形成完善的花椒产业链。郭万书介绍,甘肃花椒交易市场集交易、仓储、物流、质检于一体,入驻百家供应链企业及合作社,为精深加工奠定了基础。未来将加强研发,拓展市场,推动陇南花椒品牌走向全国和国际。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汪月认为,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尽管今年价格上扬,但未来走势仍不确定。短期供应紧缺局面将持续,价格有望维持高位;长期看,产量回升后价格或回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20日清水县山门镇: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5年08月07日【图片新闻】成县王磨镇林口村花椒迎来丰收
- 2025年07月22日2025年中国·陇南·武都花椒产销对接会及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 2025年07月21日陇南武都区甘肃花椒交易市场鸣锣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