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卓合二期项目:以“实”为要,让成本分析会成为降本增效“利器”

 2025/08/26/ 09:47 来源:每日甘肃网

  “C25喷射混凝土超耗率较上月下降9.09个百分点,但混凝土超耗问题仍需持续关注。隧道施工处要根据围岩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通过减少炸药用量降低超挖;工程部需对爆破效果进行跟踪考核;成本专员每10日要对喷射混凝土超耗率进行核算通报。”近日,在甘肃路桥一分公司承建的卓合二期项目部月度成本分析会上,项目负责人针对关键成本偏差问题的部署掷地有声。这场没有空话套话、直指问题核心的分析会,正是该项目以“实”字贯穿始终,让成本管控从“纸上谈兵”走向“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会前“备实料”:数据精准到分项,问题梳理到部位。“成本分析会要想不流于形式,会前准备必须‘锱铢必较’。”每次会议前15天,成本专员会联合工程、材料、财务等部门,全面准备成本数据,细致完成“数据对账”:从现场盘库、人工考勤、材料进出库台账到机械使用记录,逐一比对目标成本与实际支出,精准形成成本分析表。表格不仅清晰标注总超支额,更细化到人均耗电量、通勤车每公里油耗、拌合站生产每方耗电等具体分项,并同步明确关联责任岗位。会前3天,各场站及工区负责人会收到“超耗数据清单”,清单中明确要求各负责人说明“超耗材料去处”,解释“钢筋废料池可利用材料二次利用不及时原因”。“带着数据、带着问题、带着原因来开会,有效避免了‘会上想、会后忘’的低效沟通。”

  会中“挖实因”:不避矛盾追根源,措施落地到时限。“混凝土超耗,不能简单归咎于‘工人操作问题’。”在最近一次分析会上,面对某分项超支,项目技术负责人当场“较真”。通过查阅工作群信息和听取现场人员反馈,发现部分区域因管理不细致导致了材料超耗。

  这样“火药味十足”的讨论,在项目成本分析会上已成常态。会议始终坚持“数据说话、现场佐证”原则:对争议问题,直接调取领料单、施工日志及工作群记录;对客观因素与主观失误严格区分,坚决杜绝“以理由代替解决方案”的情况。更关键的是,每项问题都对应“可落地的措施”。针对“喷射混凝土超耗导致的成本增加”,会议明确“由总工蹲点包抓,对爆破班组开展现场培训,从打钻到装药爆破全程盯控”;针对“部分设备利用率较低问题”,则确定“由设备管理员每日更新闲置清单,建立内部共享机制,提高设备利用率”。所有措施均责任到人并严格规定时限,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

  会后“督实效”:闭环跟踪不松懈,经验沉淀促长效。“上次部署的‘爆破专项指导整治’措施,执行率已达100%,损耗率下降9.09%。”在卓合二期项目的成本分析会上,每项措施的进展都被实时通报。成本专员每10日对照“行动清单”督查,对滞后事项亮起“红灯”,必要时会联合各部门启动约谈机制。

  如今,卓合二期项目通过“会前备实、会中挖实、会后督实”的成本分析会机制,已累计解决材料超耗等多类关键问题。项目喷射混凝土超耗率较最初下降22.27%,仰拱混凝土超耗率较最初下降4.66%,二衬混凝土超耗率较最初下降3.44%。“成本分析会不是‘终点站’,而是‘加油站’。”项目部用扎实的实践证明,只有让每一次分析都紧盯问题、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让成本管控成为项目提质增效的“硬核支撑”。(朱小飞 吴雪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