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理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2025/08/29/ 08: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赵鹏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赵鹏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延续向上向好强劲势头,地区生产总值以6.3%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二,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2个季度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奋楫。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冲刺期,必须以目标倒逼任务、以时间倒逼进度,鼓足“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拼经济、抓发展,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坚持旧动能更新和新动能培育“双轮驱动”。聚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紧扣“技术突破—数字赋能—绿色转型—集群发展”主线,加快完成年度“三化”改造任务。抢抓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机遇,推动落实全省钢铁、石化、光伏、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统筹做好产量调控和转型升级工作,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加大链主企业培育,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从单一生产向全链配套转变。在抓好传统产业焕新的同时,一刻不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河西走廊风光电集群建设,推动“源、网、荷、储”四端协同发力,一体推进本地消纳、调峰储能、电力外送和“零碳园区”建设,让“无限风光”点亮“绿色经济”。持续深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建成“中国算谷”,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强省建设,加快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实现新突破。此外,力争在氢能产业、低空经济、核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

  坚持稳投资和促消费“双线发力”。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稳住经济运行大盘中的关键作用,聚焦“两重”领域,突出“打基础、利长远”,精准谋划、系统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储备夯实有效投资基础。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用能、用工、资金等各类要素,确保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尽最大可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继续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结合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排查、清理影响民间投资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建立高效良性的民间投资工作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交通、水利、新基建等领域项目建设。更大力度激活消费“主引擎”,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用足用活第三批、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承接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放大政策性扩消费的效果和力度,持续释放消费潜力。落实好甘肃《2025年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工作清单》47条措施,推动消费结构改善,扩大整体消费规模。增强科技创新赋能,积极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绿色低碳、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发展,促进多业态融合、多场景交融,打造消费增长的更多亮点。积极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消费平台载体,发展多元化、多层级的消费场景,打造更多叫好叫座的“爆款”和“品牌”,增加优质供给。

  坚持促改革和扩开放“双向赋能”。向改革要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加高效、更有质量。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确保9月底前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年底实现高质量收官,持续提升省属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核心支撑。落实《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存量与增量新能源项目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优化差价结算机制,保障新能源企业合理收益。加快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规则,促进新能源消纳。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推动“银税互动”等信用贷款模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向开放要活力,持续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促进兰州新区综保区与铁路口岸、航空口岸等平台一体化发展,保持图定班列加密常态运行,加密中欧、中亚班列频次。加大外向型企业招引培育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进出口规模大、市场拓展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外贸企业。扩大外繁制种、鲜苹果、特色瓜果、高原夏菜、供港澳活牛等特色农畜产品出口规模,拓展道地药材及中药饮片贸易渠道。积极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欧盟市场,推动风电整机及组件、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深化与中亚、中东欧国家在能源、农业、矿产等领域的合作,更大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

  坚持保民生和守底线“双管齐下”。一方面,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全力支持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项目建设。稳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密切关注因病因灾影响群众收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等情况,落实落细“一键申报”机制,及时采取和落实各项有效兜底措施,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另一方面,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用足用好国家化债政策,加大资金、资产、资源盘活处置力度,稳妥有序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和金融改革化险工作,推动隐性债务逐步化减、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持续压降。落实落细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各项措施,深化矿山、危化、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开展整治,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应对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强态势,树牢极限思维,筑牢监测预警、指挥调度、重点布防、应急转移立体防线,切实守护江河安澜、人民安宁。

  作者为省政府研究室发展改革研究处处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