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我省各地着力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以产业兴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会宁县中川镇,露地蔬菜长势喜人。今年,种植户贾金龙对引进的芹菜品种,开展了大棚与露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实现了高产。
会宁县围绕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的大棚蔬菜,不仅让“蔬菜”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武山县温泉镇通过打造特色黑猪养殖、苹果种植和中药材种植,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高台县按照适度标准化养殖和小规模大群体相结合的模式,把牛产业作为强农富农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288.24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达23.51万头。
“小积分”兑出乡村振兴大能量。这两天,玉门市花海镇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开展“以奖促学”活动,为今年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奖励积分换取物品。

把“任务”变为“福利”,村民们从“推着干”变为“争着干”,有效促进了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今年以来,玉门市为59个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补充物资达69万元。
甘肃台报道。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