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摄影】丹心映杏坛 陇原桃李香

 2025/09/11/ 08:4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郁婕 丁凯

丹心映杏坛 陇原桃李香

  在广袤的陇原大地上,无数教育工作者以拳拳之心践行育人使命,用创新与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篇章。

徐建婷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徐建婷授课的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创新课堂,启迪思维之光。在兰州市七里河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徐建婷老师手执一个正方体模型抛出问题:“沿棱剪开,会是什么样?”简单的提问瞬间点燃思维火花,讨论声此起彼伏。徐建婷持续投身“送教下乡”,将优质教育的种子播撒至偏远山乡,让创新教学惠及更多孩童。

戴飞(前)带领团队在试验田中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戴飞(右二)带领学生结合实际改进农机设备。

  以大地为纸,书写科研华章。甘肃农业大学试验田,戴飞教授蹲在垄沟,用扳手拧紧胡麻收割机最后一颗螺丝。面对甘肃丘陵山区缺乏适用机械耕作的难题,他扎根西部二十年,迎难而上。从国内首台胡麻联合收割机、藜麦联合收割机起步,他带领“85后”团队历经三代样机迭代,成功研制出12种适用农机装备。“论文写在大地上,才算数。”戴飞拍拍手上的油泥说道。他的科研课题,深深扎根于服务地方发展的沃土。

王瑞平在课堂上模拟旅游景区场景让学生们体验。

王瑞平现场示范中餐摆台。

课余时间,拜晓霞与学生谈心。

拜晓霞在平面设计课堂上教学。

  职教匠师,锻造行业精兵。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室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王瑞平正一丝不苟地指导学生:中餐摆台的筷距精确到3厘米,西餐刀叉的角度严格锁定45度。作为甘南州星级酒店评定委员会委员和“陇原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王瑞平将课堂打造成“实战现场”,让学生在校即掌握行业顶尖标准,为甘肃文旅融合锻造复合型人才。同样入选“陇原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该校计算机应用教师拜晓霞,将3D打印技术融入教学。“在拜老师的课堂上总能收获许多实用知识。”学生何磊说。实践出真知,何磊等三名学生在拜老师指导下,在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数据分析赛项中获优秀奖。

  从祁连山到子午岭,从黄河之滨到戈壁绿洲,陇原教师们如同坚韧的红柳,深深扎根脚下的土地。他们用青春书写教育华章,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希望;他们以知识为炬,点亮万千学子的人生星河。在教师节之际,向所有躬耕教坛、默默奉献的园丁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丁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