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美如画 兰州奋力谱新篇

黄河兰州段。(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供图)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李明娟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了解黄河治理和保护、堤坝加固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赞叹“黄河之滨也很美”;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驻足中山桥,深情寄望“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举全省之力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细化为具体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作为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正沿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行,加快建设国内最长市内滨河公园和最大城市带状公园,为将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和旅游目的地持续贡献力量。
中山桥:百年铁桥见证生态变迁
中山桥,这座横跨黄河的百年铁桥,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
作为兰州黄河风情线的核心景点,中山桥近年来的一系列保护与提升工程,让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协同多个部门,对中山桥进行了精心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不仅维修加固了桥梁本身,还对桥体进行了亮化提升,使其在夜晚成为黄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增绿、添花、加彩”为思路,兰州市对中山桥附近的公共绿地进行全面提升。如今,桥边整洁的步道和美观的绿化带与古老的铁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来自上海的游客陈斌说:“我一直想来看看中山桥,没想到这里不仅桥本身很有历史韵味,周边的环境也这么好,两岸风景如画,真是不虚此行。”
望河亭:废弃泵站变身网红打卡地
望河亭,位于城关区南滨河路金雁大桥以东、龙王庙以西,其前身为兰铁废弃泵站。如今,这里已是网红打卡地。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对废弃泵站进行了综合改造。拆除泵房上部结构,利用下部结构改造成观景亭,既避免了大拆大建对河床和堤防基础的扰动,又实现了废弃建筑物的变废为用。
“这里的视野非常好,可以近距离欣赏黄河,还能感受到黄河治理的成果。”市民蔡丽说,“这里现在是兰州人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晚上,灯光亮起,黄河的夜景美不胜收。”
安宁堤防达标工程:筑牢防洪生态双防线
9月4日,记者来到安宁区堤防达标工程现场,该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开工的4段堤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体现了科学治水的理念。
“在黄河干流兰州段河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有效实施了岸线生态治理项目,累计治理岸线长度4744米,形成可‘呼吸’的湿地驳岸生态系统,实现了防汛和生态的高效融合。”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陈孝伟说,“岸线治理作为人行步道连通的基础,已实现与黄河风情线沿线公园、中山桥等景点无障碍衔接,使游客市民能够亲近母亲河,饱览黄河之滨的美景。”
漫步在黄河岸边,新修建的堤防坚固整齐,堤顶的步道宽敞平坦。周边的植被郁郁葱葱,形成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目前,兰州市已完成沿黄240个岸线利用项目的摸排调查和督促整改工作,河道面貌显著改善,水质清净指数位列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全方位发力:绘就黄河保护与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兰州市对核心区20公里公共绿地全面提升,改造总面积90万平方米,尽显黄河之滨“一点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段一特色”的独特魅力。
在生态保护与景观打造上,按照“一园一主题”理念,对沿河10个主题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改造面积达34万平方米,打造出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百合公园百合花海、廉政公园雾化溪流、市民公园牡丹园和安宁樱花大道、七里河玉兰大道、北滨河中路西府海棠等特色景观,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在文旅发展方面,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精心编制了一系列规划,深度挖掘整合黄河两岸文化旅游资源。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800多场,如黄河之滨音乐节、“黄河之滨也很美”摄影作品展等,彰显了黄河文化魅力,提升了兰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截至2024年底,兰州市累计完成梯田建设208.19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252.39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4931.84平方公里,每年减少4900多吨泥沙排入黄河,水土保持率达到71.61%。
从中山桥的保护与修缮到望河亭的改造升级,再到安宁堤防达标工程的建设……兰州的黄河治理实践,不仅让“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民生愿景照进现实,更以“保黄河岁岁安澜、护水脉生生不息”的担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写下生动注脚。
如今,滔滔黄河水、葱郁河岸线、热闹的文旅场景,已成为兰州百姓日常生活的幸福底色。兰州,这座黄河之畔的城市,正在以更强的守护力度与发展智慧,让母亲河焕发新的时代生机,逐步成长为西部旅游的璀璨枢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0日【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满目锦绣气象新——甘肃在筑牢生态屏障上展示新作为
- 2025年09月09日【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母亲河畔幸福人家
- 2025年09月09日【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甘南 天蓝地绿 水清景美
- 2025年09月09日【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兰州 河城共生 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