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泉沟秋韵别样美

泉沟 马龙国
翟雄
秋风掠过戈壁,我们驱车前往泉沟。车窗外的景致像不停翻页的画册,旷野的风带着沙砾与草木的气息扑进来,远处龙首山的轮廓在天际线缓缓起伏,真如一条沉眠的巨龙,脊背藏在薄云里。忽然见山脚下有抹隐约的绿线在蜿蜒——那便是泉沟了,戈壁深处藏了数万年的秘境,竟以这样温柔的模样闯进眼里。
这处秘境藏在金昌市金川区北部,依偎在龙首山的臂弯里,离市区不过30公里,如同是被时光隔出的世外桃源。
随着车子深入,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独特的地貌。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土质疏松,许多地方因长期遭受风雨侵蚀,山体呈现出斑驳之态,然而,这也造就了它的独特。两侧戈壁荒漠的景象愈发壮阔。连绵起伏的沙丘,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黄的光,看似荒芜,却有着一种原始而粗犷的美。在这片被视为生命禁区的荒原,顽强的生命却随处可见。耐旱的骆驼刺在风沙中扎根,纤细的枝叶奋力向天空伸展;梭梭草一排排挺立,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家园。它们展现出的坚韧和毅力,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多了几分敬畏。
当我们抵达泉沟时,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前单调的灰白黄色瞬间被五彩斑斓取代。从星星点点的绿意,到大片蔓延的植被,生命的气息随处可感。泉沟的色彩,融合了河西走廊的独特韵味,红褐的山体在阳光轻抚下,如燃烧的火焰;泉水在绿树青草间钻来钻去,波光粼粼,宛如大地的眼眸。
走进泉沟,远古植物化石安静地躺在岩石中,记录着地球和环境的变迁。触摸一下,仿佛能感受到远古时代的脉搏,那是生命演化的奇迹。穿梭在原始植被湿地,清泉在脚下流淌,凉意顿生。芦苇荡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芨芨草身姿挺拔,在微风中始终保持着昂扬姿态。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
在泉沟,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片繁茂的植被。东西走向约三四公里、南北不过1公里的这片区域,因有泉水的滋养,成了植物的乐园。沙枣树、白杨树、槐树在这儿扎了根,野枸杞、芨芨草、白刺、蓬草、冰草、骆驼草等也随处可见。
其中最惹眼的是沙枣树,跟市区、城郊的比起来,这儿的沙枣树透着股野劲儿——树冠又高又粗,造型也随性得很。它们像顺着风向和沙尘的性子长,枝条毫无顾忌地往四周伸,看着就精力旺盛。夏秋扛得住高温干旱,冬春耐得住严寒狂风,硬是在戈壁里扎下了深根。同行的向导说,这儿最大的沙枣树,树龄至少有七八十年了。
此时恰逢秋季,沙枣树上挂满了红白相间的果子,沉甸甸坠在枝头。我弯腰捡了几颗,擦去表皮灰尘,见它们又大又亮又瓷实,丢一颗进嘴里嚼了嚼,顿时满嘴清香,那股甜丝丝的味儿,像把秋日的暖意揉进了味蕾里。
“这可是戈壁里的珍果。”向导在一旁笑着说。除了沙枣,泉沟里最常见的便是白刺。灰白色的尖刺直挺挺立着,看着就让人不敢轻易碰。但这植物性子韧得很,耐旱、喜盐碱,不管是严寒、狂风还是高温、贫瘠土地,都能扛得住。说话间,几只跳鼠从白刺丛里窜过,抖落了尖刺上挂着的小水珠。
“这植物当地人叫‘酸胖’,骆驼最爱吃。”向导话音刚落,远处山坡上忽然晃过一片棕色——竟是一群骆驼正慢慢移动着,成了这戈壁秘境里又一抹鲜活的景致。
三四十头骆驼挤在缓坡上。头驼高昂着脖颈,驼峰像两座小山,褐色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警惕地盯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坡下还有几头小骆驼,正钻在母驼腹下小口吃奶,母驼就那样静立着,连尾巴都没轻扫一下,只垂眼守着,画面软得让人舍不得出声。这一幕忽然让我想起一句话:骆驼是这片土地的旁观者,也是见证者。它们踏过戈壁的风沙,见过岁月的流转,或许真的比谁都懂,这土地深处藏着的秘密。
继续往前走,脚下的碎石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没走多远,一阵淅淅沥沥的水声便顺着风飘了过来——不是哗啦啦的喧闹,是带着点清甜的、细碎的流动声。这声音像根无形的线,指引我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连呼吸都轻了些,怕惊扰了这藏在山野里的动静。
泉眼所在的地方比周围稍高些,泉水往下流着流着,便在下游拓出片开阔的小天地,慢慢积成了一个小小的河床。河床中间,小小泉眼,竟一刻不停地往外涌着水,咕嘟,咕嘟……像藏在地下的小精灵在悄悄吐泡,聚成的细流弯弯曲曲地流动,仿佛一条灵动的丝带,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秋日水景图。
顺着河床再往前走,脚下的路渐渐平了,忽然看见几处废弃的鱼塘。它们挨着河床排着,不高的混凝土围栏还倔强地立在那儿。栏里积着半池水,也是透亮透亮的,几丛不知名的水草生得精神,茎秆直直地立着,叶子透着鲜亮的绿,像特意蘸了春天的颜色,在这秋水里扎了根,连带着那半池静水都多了几分生气。
再往前走几步,抬眼往远处山巅看,就见一座古老的烽火台矗立在那儿。它就那样稳稳地守在山尖上,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把岁月的沧桑都刻进了石缝里。站在烽火台下抬头仰望,秋日的天光格外澄澈,蓝得没有一丝云,衬得它的轮廓又硬又直,倒像一位老兵,沉默着,却有股说不出的威严。顺着台边往远处眺望,脚下的泉沟像条绿绸带,从山脚下慢悠悠地铺向戈壁,绸带边的草甸还留着夏末的绿,间或缀着几丛黄菊;再远些,雅丹地貌的土丘被秋阳染着层暖红,高低错落着,像被谁撒在戈壁上的陶片;更远处,龙首山的雪峰顶着白,在阳光下闪着清冷的光,一层绿,一层红,一层白,从近到远铺展开,倒有了种壮阔的层次感。
其实泉沟的好,不只是能站着欣赏这些风景,更让人欢喜的是融进这自然里,痛痛快快地玩乐。找片平坦的草地铺开野餐布,摆上吃食,家人朋友围坐一圈,笑着分享手里的美味;孩子们在旁边追着彩蝶跑,笑声撞在山谷上,又轻轻落下来。这时候随手举起手机拍一张,要么是远山衬着蓝天白云,草叶在风里晃;要么是清泉绕着绿植被,水面闪着光,不用调滤镜,帧帧都是画。
原来泉沟的秋,是大自然蘸着泉水写的诗。每个字都带着戈壁的粗粝——是烽火台石缝里的沙,是鱼塘围栏上的裂;可又混着泉水的温柔——是水草的绿,是孩子的笑,读着读着,心里就像被秋阳晒过似的,又暖又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0日金昌市金川区精准施策助高校毕业生扎根镍都
- 2025年09月10日【图片新闻】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村马铃薯迎来采收季
- 2025年09月08日让金昌故事传向世界——“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上海专场活动侧记
- 2025年09月01日金昌:“七夕”集体颁证仪式引领简约婚俗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