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戈壁深处的“生命方舟”
——记酒泉边境管理支队的移民管理警察们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燕
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肃北县马鬃山镇毗邻蒙古国,边境线长达65.018公里。自古以来,马鬃山既是边防重镇,也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袤的草场,酒泉边境管理支队的移民管理警察多年来扎根边防,用赤诚之心守护这里的安宁与和谐。
暴雨风雪里 擎起生命灯
马鬃山的戈壁滩总是喜怒无常,恶劣天气多发。春日风沙弥漫,夏日洪水侵袭,秋冬日天寒地冻,移民管理警察总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抢险救援任务。
2024年2月17日,受大风扬沙降雪天气影响,能见度不足50米,甘新交界路段实施交通管制,数千返疆车辆和人员在此滞留,而此时的马鬃山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0摄氏度。
面对这一状况,移民管理警察们立即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他们第一时间对受困车辆和群众进行疏导和救助,在执勤现场准备热水、急救药品、方便面等生活保障物资,顶风冒雪对车辆行驶通道积雪进行清理,为滞留群众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当天夜里明水边境派出所将一楼办公室腾开,入住了30多位滞留群众。
滞留群众马某一行4人被困在明水收费站处,油箱见底、车上随行的两位老人患有疾病,他们向明水边境派出所求助。民警为他们准备食物,并就近联系配备有基础医疗卫生设备和更好住宿条件的矿山企业,安排临时入住。
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低温,在无明显地标指引且积雪厚度达30余公分的环境下,移民管理警察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紧急疏散救援滞留京新高速、迷失在戈壁中的500余辆车辆以及百余名受困群众。此次救援事迹经多家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广大网友。
迷途绝境中 点亮希望星
近年来,随着京新高速、马桥等多条大通道的建成以及马鬃山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马鬃山也早已不再是一片人迹罕至之地,这个神秘的地方也吸引了诸多探险者的步伐。从内蒙古额齐纳旗到新疆哈密700多公里路段,马鬃山是途中唯一的边境小镇,且辖区内多为无人区,有部分路段无通讯信号,一些外地游客往往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针对这一现实,驻守马鬃山各站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为遭遇困难的群众伸出援手。
2024年9月11日19时,明水边境派出所接到苏某电话报警求助,他从河南洛阳到新疆旅游,在途经G7高速误入明水戈壁滩山中,因车辆抛锚,已被困26小时,请求救援。接警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携带救援物资赶往现场。当时正值深夜,山中道路复杂,由于苏某不能提供其具体位置,加之夜黑风高,致使搜救工作十分困难。民警们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历经2个小时的寻找,顺利与被困的苏某汇合,第一时间将食物和水递送给被困人员。
近3年来,酒泉边境管理支队的移民管理民警们累计行驶里程逾20万公里,救助被困群众400余人次,在这片黑戈壁上创造了无一受困群众伤亡的奇迹,移民管理民警们被群众赞誉为屹立在马鬃山戈壁深处的“生命方舟”。
牧民生计事 甘做贴心人
“卫叔,我们来帮你卸草料啦!”一辆警车穿越戈壁来到牧民身边,牧民们忧虑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喜悦。原来,马鬃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政府发放的32吨抗旱饲草料运抵马鬃山镇骆驼养殖基地,但是饲草料的装卸搬运工作却愁坏了牧民。
了解情况后,派出所组织成立了牧民帮扶小队,帮助牧民装卸饲草料,装卸工作按户按人、紧张有序地分配搬运。看着整整齐齐堆放在货箱里的草料,村书记卫星激动地向民警们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总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便民服务小分队”是马鬃山边境派出所坚持多年的优良传统,它就像“及时雨”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用“最快速度”和“最暖温度”及时提供帮助,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守卫着边境小镇的安宁,展现着戍边卫士们戈壁般宽广的胸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1日【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肃北公安:筑牢法治基石 守护边疆安宁
- 2025年09月11日【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肃北县司法局:让法治阳光普照边疆牧区
- 2025年09月11日【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肃北检察助力更高水平平安边境建设
- 2025年09月11日【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肃北走出平安边境建设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