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甘肃路桥使用无人机“鹰眼”巡检 赋能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

 2025/09/12/ 12:26 来源:每日甘肃网

  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甘肃路桥承建的水范二标项目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引入安全生产管理,构建了“空中巡航+地面响应”的立体化智慧安防体系,不仅为安全监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更为项目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模式协同  实现无死角巡检

  水范二标项目涵盖桥梁、路基、梁场等多个施工重点区域,地形复杂、监管难度大。无人机系统通过“自动巡检+手动操控”双模式协同,实现全面覆盖与精准排查。基于高精度三维地图,无人机可自主设定航线、频次与拍摄角度,按计划完成全天候巡查,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根据搭载的AI安全智能识别系统,可实时捕捉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绳、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等隐患,并同步触发后台告警和空中语音提醒,实现即时干预。面对突发状况或重点排查需求,操作人员可实时控制无人机,抵近检查高空、深基、陡坡等人工难以触及的区域,通过高清图传实时研判,发现隐患可实时通过无人机直接喊话进行整改。

  三大转变  重塑安全管理格局

  无人机具备全天候、无死角巡检能力,推动项目安全管理实现三大转变:从“人防”到“技防”,通过智能化手段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减少因视角盲区、人员配置不足或疲劳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从“抽查式”到“全覆盖”,无人机凭借广阔视野与高效巡航能力,可全面覆盖项目10余公里施工区域,包括路基、桥梁、梁场、拌和站、钢筋加工场等所有作业点及周边环境。无论是偏远的高边坡施工区,还是水上高空作业,无人机均能轻松抵达,同时借助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不仅可识别视觉可见的安全隐患,还能探测设备过热、隐蔽性裂缝等潜在问题,真正实现“全域无死角、监管无空白”。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依托无人机实时监测与AI智能预警功能,隐患可在萌芽阶段被精准识别、及时处置,同时系统会自动将巡检数据、隐患信息、整改记录等同步至项目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技术人员可通过数据分析,总结隐患发生规律与趋势,进而调整管理策略,从源头上降低隐患发生概率,构建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数字化赋能  构建智慧安防体系

  甘肃路桥将持续推进“科技兴安”战略落地,探索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无人机巡检系统的深度融合,结合大数据分析预判设备故障风险,依托云端平台实现巡检数据与项目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让智慧化手段贯穿施工全过程,以技术赋能筑牢安全防线,为项目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