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甘肃路桥承建的水范二标项目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引入安全生产管理,构建了“空中巡航+地面响应”的立体化智慧安防体系,不仅为安全监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更为项目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模式协同 实现无死角巡检
水范二标项目涵盖桥梁、路基、梁场等多个施工重点区域,地形复杂、监管难度大。无人机系统通过“自动巡检+手动操控”双模式协同,实现全面覆盖与精准排查。基于高精度三维地图,无人机可自主设定航线、频次与拍摄角度,按计划完成全天候巡查,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根据搭载的AI安全智能识别系统,可实时捕捉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绳、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等隐患,并同步触发后台告警和空中语音提醒,实现即时干预。面对突发状况或重点排查需求,操作人员可实时控制无人机,抵近检查高空、深基、陡坡等人工难以触及的区域,通过高清图传实时研判,发现隐患可实时通过无人机直接喊话进行整改。

三大转变 重塑安全管理格局
无人机具备全天候、无死角巡检能力,推动项目安全管理实现三大转变:从“人防”到“技防”,通过智能化手段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减少因视角盲区、人员配置不足或疲劳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从“抽查式”到“全覆盖”,无人机凭借广阔视野与高效巡航能力,可全面覆盖项目10余公里施工区域,包括路基、桥梁、梁场、拌和站、钢筋加工场等所有作业点及周边环境。无论是偏远的高边坡施工区,还是水上高空作业,无人机均能轻松抵达,同时借助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不仅可识别视觉可见的安全隐患,还能探测设备过热、隐蔽性裂缝等潜在问题,真正实现“全域无死角、监管无空白”。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依托无人机实时监测与AI智能预警功能,隐患可在萌芽阶段被精准识别、及时处置,同时系统会自动将巡检数据、隐患信息、整改记录等同步至项目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技术人员可通过数据分析,总结隐患发生规律与趋势,进而调整管理策略,从源头上降低隐患发生概率,构建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数字化赋能 构建智慧安防体系
甘肃路桥将持续推进“科技兴安”战略落地,探索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无人机巡检系统的深度融合,结合大数据分析预判设备故障风险,依托云端平台实现巡检数据与项目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让智慧化手段贯穿施工全过程,以技术赋能筑牢安全防线,为项目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2日勇攀科技高峰——甘肃路桥三公司荣膺行业科学进步奖特等奖
- 2025年09月08日甘肃路桥数智交通研究院获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 2025年08月29日甘肃路桥自主研发的高速公路智慧路桩交通诱导系统在清傅项目成功落地实施
- 2025年08月29日甘肃路桥承建的永井二标吧咪山隧道左线顺利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