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电极直径突破750毫米,充电桩装上“智慧大脑”,电缆在线监测每一米质量……9月15日,记者跟随“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陇字号”标杆企业,近距离解码甘肃制造业以质量为基、以创新为翼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兰州海红:智能制造的“质量闭环”

海红技术的工人在车间忙碌
走进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化机器人穿梭于钣金加工、部件装配工位,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电子屏上“产品合格率提升5个百分点、优良品率稳定95%以上”的数字,成为企业 “以质立企”的直观注脚。
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田爱军介绍,海红自主研发的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BPM系统(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深度集成,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程质量可追溯。目前公司已取得109项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多项产品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和专利奖。
创新是质量升级的核心引擎。作为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红不仅深耕通信配电领域,还依托技术优势拓展新能源充电赛道,为中国电信、移动、铁塔、联通等客户提供智能整体解决方案。
众邦集团:电缆行业的“质量坚守”

众邦集团生产的部分电缆产品
在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现代化产业园内,在线检验系统正实时监测每米电缆的导体电阻、绝缘厚度,自动预警功能构筑起质量“第一道防线”。“我们生产的每一米电缆,都承载着‘用产品质量承担社会责任’的宗旨。” 企业技术质量总监范文同的介绍,道出众邦集团26年发展的核心逻辑。
成立至今,众邦集团先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GJB9001C(武器装备质量体系)等认证,并于2006年获得“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资格。范文同表示,公司采用“双体系并存”的质量管理模式,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
数字化转型为质量升级再添动力。众邦集团深化工业互联网、ERP线缆集成管理平台的融合应用,通过智能远程监控技术实现设备、产量、质量数据的精准分析;众邦还将“诚信、厚道、善良”的企业精神融入品牌内涵,产品覆盖家装民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多元领域,年生产能力达100亿元。
方大炭素:全球炭素行业的“中国标杆”

方大炭素生产的部分石墨电极半成品
在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直径750毫米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这是目前全球极少企业能稳定生产的大规格电极产品。“‘方大’牌石墨电极入选首批‘陇字号’认证,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认可,更是‘陇字号’走向全球的通行证。” 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科科长洪万有的话,道出企业从兰州红古区走向世界舞台的底气。
作为全球最大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方大炭素具备年产26万吨炭素制品的能力(其中石墨电极22万吨),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赛乐米塔尔、韩国浦项、日本JFE等世界知名钢铁巨头均为其长期客户,全球超300万吨产能的钢厂中,随处可见“方大炭素”的产品。这份全球竞争力,源于企业对质量标准的极致追求——其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电阻率、体积密度等关键指标,不仅优于冶金行业标准,更超越团体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突破永不止步。眼下,企业正瞄准全球首创的直径800毫米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研发,攻克“无标准参考、受热不均开裂、高温氧化”等技术难题,“方大炭素的创新始终在坚守,客户需求就是我们做质量的初衷。”技术研发部科长李天秀的表述,正是企业以“硬实力”擦亮“陇字号”金字招牌的初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6日2025质量甘肃行|高原夏菜“蔬”写经济新篇章
- 2025年09月16日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活动开启 聚焦兰州市部分企业名优产品
- 2025年09月16日2025质量甘肃行|隐形独角兽的“成长”之旅——记兰州西脉国际医疗有限责任公司质量发展过程
- 2025年09月16日【2025质量甘肃行】探访专精特新“小巨人”兰州海红:以质量为钥 启高质量发展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