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强县域 促提升】天祝:高原夏菜铺就绿色致富路

 2025/09/17/ 08:2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金奉乾

【强县域 促提升】

天祝:高原夏菜铺就绿色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秋日的天祝大地,万物丰盈。在打柴沟、抓喜秀龙、安远等乡镇,遍布田畦的红笋、长寿豆等高原夏菜迎来采收高峰期。

  近日,记者走进天祝县安远镇柳树沟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菜地一望无际,蔚为壮观。豆田里,一排排豆蔓整齐排列,藤蔓上挂满了鲜嫩翠绿的长寿豆,村民裴承义正带领务工人员穿梭在田垄间采摘,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高原夏菜已经成为带动我们增收的主要产业,我们这里的蔬菜自然生长周期长,甜度、脆度好,不愁销路。今年我家种了5亩长寿豆,正在进行第三茬采摘,一共能采四茬。”裴承义告诉记者,今年的高原夏菜长势好于往年,预计今年仅高原夏菜收入能超过5万元。

  地处乌鞘岭脚下的这片山区耕地,曾是“靠天吃饭”的典型,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过去种青稞亩均收入不到800元,如今种植高原夏菜却能收入8000元以上。

  最近一段时间,村里各家各户的高原夏菜进入集中采收期,用工量猛增,吸引了古浪县土门镇、凉州区黄羊镇的村民前来务工。“在这里摘豆子,一天能挣140元,我已经在这里干了快10天了。”来自古浪县土门镇的村民杨玉秀干活很麻利,摘满一筐后快速倒入袋中,再装到三轮车上……

  在200多米外的高原夏菜收购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裴承义送来的新鲜长寿豆卖了702元。

  天祝县海拔高、光照时间长、气候凉爽,是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区。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将高原夏菜作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全力做好“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要素聚集、链条锻造”四篇文章,聚力打造高原夏菜10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化布局、精深化加工、科技化引领、品牌化营销,全面推进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天祝县已成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核心产地之一,拥有10万亩省级绿色食品蔬菜基地和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食荚豌豆标准化基地。同时,建成了26座保鲜库,储藏能力达6.5万吨,年吞吐量40万吨,形成了“企业连市场、合作社带农户”的模式,推动高原夏菜生产、加工、仓储、运销等各环节有序衔接。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康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运输蔬菜的车辆进出不断。上百名工人在各自的加工区域里忙碌,经过卸货、搬运、分拣、包装等工序,一筐筐、一箱箱经过筛选的高原夏菜整齐堆码在冷库中,6至8小时后,这些蔬菜将通过冷链运输车第一时间运往全国各地,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新鲜、绿色的高原夏菜。

  康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琨指着几辆整装待发的大货车说,眼下正值天祝县高原夏菜收购旺季,合作社每天收购莴笋、荷兰豆、长寿豆等高原夏菜800多吨,日处理净菜1200吨,主要销往上海、长沙、武汉、深圳、杭州等地。

  “2019年8月,天祝县被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中国高原夏菜之乡’称号,目前已取得高原夏菜绿色食品认证27个,‘三品一标’产品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的55.4%。”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耀说,今年,天祝县持续推动高原夏菜产业提质增效,全县高原夏菜种植规模超过18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4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超过12亿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