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兰州石化:深耕品质铸就“硬核品牌”

 2025/09/17/ 16:56 来源:兰州石化融媒体中心

  9月16日清早,兰州石化油品调合中心罐车洗槽站上已是一片忙碌。铁路运输车间洗槽一班班长张紫龙正带着年轻的操作工刘国龙进行接班后的第一项关键任务——航煤罐车入站检查。“国龙,手电打稳些,角度再斜一点。”两人一前一后,猫着腰仔细检查刚刚回空的罐车内部。

  “航煤娇贵,罐车可得清干净,别混上水分和杂质!”张紫龙沉稳的声音在罐车内回荡。“可不是!不过自从咱们用上了‘负压抽残’工艺,省了好大劲儿。”张紫龙直起腰,拍了拍罐壁笑着说。

  原来,以往靠传统方法清洗,总有看不见的死角,成为航煤质量链条上最让人悬心的隐患。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过关,兰州石化加大攻关力度,并创新采取“负压抽残”工艺,利用洗槽站水环真空泵对罐车内部盲肠死角进行负压抽残,再重新施铅封对位至栈桥装车,不仅减少人工清洗劳动强度,更保障了航煤运输质量。

  这只是兰州石化强化质量管理的一个微小缩影。

  还有一项振奋人心的消息,写在8月18日这一天。兰州石化质量检验中心实验室里,一项历时两年,针对聚乙烯树脂中控料熔融指数和密度分析的创新技术正式投入应用,曾经需要耗时两三小时的熔融指数和密度分析,如今仅用三分钟就能精准完成,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跨越,更成为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最锋利的刀刃。

  一直以来,创新是兰州石化握牢品质密码、追求卓越质量的核心引擎。为将创新力精准转化为品质竞争力,兰州石化建立以生产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分析检验技能专家、市场服务人员及后加工应用产品研发专家为主体的产品线技术团队,打破专业壁垒,将市场调研、产品提质及用户反馈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技术及市场服务人员专业优势。

  团队成员结合产品特性及用户需求进行产品革新,解决用户对产品的痛点、难点问题。“靶向式”的创新让产品品质持续进阶,凭借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高品质”赢得用户信赖,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让创新真正成为驱动企业质量突围、抢占市场高地的硬核动力。

  质量,是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石,是基业长青的根脉,这份对产品质量的敬畏与坚守,早已融入兰州石化的发展基因,成为全体员工刻在心中的准则。

  翻开兰州石化生产运行部质量管理组副组长姚堃的工作笔记,仅油品装车质量难题攻关一项,就密密麻麻很多页:从鼓风机的“多层滤网”到防静电吸尘器的“安全守护”,从航煤车的“精准抽残”到无尘布的“精挑细选”,就连飞扬的柳絮也有了生物治理专项……这些用钉钉子精神攻克的质量细节,也承载着兰州石化人对品质承诺。

  “今年的体系内审,我们还直指过程质量与公用工程介质质量管控,从人员操作和管理流程上挖根因。”姚堃指着质量检查记录接着说。

  兰州石化还高度重视每一个质量管理中暴露出的“瑕疵”,对每一个问题从不悬空,靶向整改、闭环管理。

  话音未落,姚堃随手点开手机上的“质量反馈即时通群”,一条实时预警正闪烁其中。原来,今年兰州石化启动炼油区高效质量预警联动机制,通过跨工序协同实现质量风险的动态管控,形成“上游预警-快速传递-下游处置”的闭环管理链条,有效降低质量波动传导效应,将异常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全流程质量稳定性,实现了质量风险的早发现、快响应,为产品质量的持续受控提供了机制保障。

  从注重质量的每个细节到质量的全过程管控,兰州石化将质量要求贯穿于经营发展的全链条、各环节,以“零容忍”态度防范质量风险,织就了一张稳固的防护网。今年上半年,兰州石化出厂产品合格率100%,上级部门抽检公司成品油3批次,合格率100%;原辅材料一次检验合格率100%,建立起良好的品牌信誉。(令幸幸 刘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