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庆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发布《庆阳市董志塬保护条例》制定及贯彻落实情况。记者获悉,《庆阳市董志塬保护条例》已经2025年7月31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董志塬位于庆阳市中南部,东西介于马莲河与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平均海拔1421米,黄土层厚度达200米以上,塬面面积约910平方千米,南北总长110千米,东西最宽处50千米,是陇东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塬面,也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
董志塬涵盖庆阳市西峰区全域及庆城、合水、宁县3个县的17个乡镇,拥有美丽的景观资源,丰富的农业、矿产资源和极高的生态、历史文化价值,也是庆阳革命老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和主战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极端降雨的影响,董志塬沟道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塬面萎缩呈逐年加剧的趋势。制定《庆阳市董志塬保护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全面推进董志塬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据介绍,《庆阳市董志塬保护条例》共7章46条。条例紧盯董志塬塬面萎缩问题,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突出“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退化、生态有改善、质量有提升”目标,将具有庆阳特色的固沟保塬经验上升为法条规范,规定了落实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综合治理、沟道水沙集蓄四道防线布局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细化梯田建设、淤地坝建设、设施管理维护、林草植被恢复、蓄水工程建设、城镇排水建设、河道治理等规定,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以保证各项治理措施有力、管用。
同时,条例围绕推动董志塬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董志塬文化的形成、形态作出概括规定,从农耕文化、岐黄文化、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方面提出政策性、鼓励性规定,强调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针对违反水土流失防治等行为,条例设定了法律责任,增强了条例的强制效力,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具体依据。(文/安志鹏 图/俄少飞)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1日庆阳市开展“双拥文化宣传月”活动
- 2025年06月18日兰州银行庆阳分行成功发放庆阳市首笔算力服务器设备抵押贷款
- 2025年05月13日让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庆阳市西峰南区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纪实
- 2025年04月11日全域“数”抢机遇 全员“链”接未来——庆阳市农业数字经济招商重磅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