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160余名高中生走进榆中县法院沉浸式体验“庭审法治课”

 2025/09/24/ 16:36 来源:新甘肃

  为切实发挥法治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守护校园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榆中县人民法院持续开展“法院开放日”中小学生走进法院接受法治教育活动,邀请辖区内中小学生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司法的权威与温度,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

  近日,榆中一中、恩玲中学、崇文实验学校高中部、榆中师范高中部、榆中二中的160余名高中生应邀来到了榆中县人民法院。

  活动中,在法院干警的引导和讲解下,同学们分组参观了法院的工作场所。在诉讼服务中心,干警详细介绍了立案流程、便民服务措施以及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同学们对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有了直观认识。在少年法庭与家事调解室,温馨与庄重并具的环境布置、圆桌审判模式背后的人文关怀,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与深入思考。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有序进入审判庭,现场旁听两起案件的审理与宣判,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的刑事庭审中,从法槌敲响、法庭调查,到举证质证、控辩双方辩论,整个庭审流程规范严谨、张弛有度。同学们沉浸于真实的诉讼场景,不仅直观了解到刑事诉讼程序,更深刻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的危害性,被告人因“贪图小利”向犯罪团伙提供个人银行卡,看似不起眼的“帮忙”行为,实则触碰了法律红线,沦为犯罪链条的帮凶。在故意伤害案件宣判的环节,承办法官当庭宣读判决书,围绕案件事实、证据认定、法律适用及量刑理由等进行清晰阐释,明确指出故意伤害行为对被害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违法必担责”的法律底线。

  庭审结束后,榆中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余红以两起案件为鲜活教材,引导同学们从“旁听者”转变为“思考者”,深入浅出讲解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的界定标准。法官叮嘱同学们,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尺,行事有度”,切勿因一时冲动突破法律底线,但若自身权益受损,要第一时间寻求家长、老师帮助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用合法方式维护正当权益。

  此次法院开放日活动,使同学们在真实庭审中接受法治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思维,更坚定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让法治力量伴随青春一路前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