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共谋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发言摘登
引入前沿技术 提升新质传播力
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唐远清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于人类社会、人工智能的意义是里程碑式的。短期来看,AIGC改变了基础的生产力工具;中期来看,会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长期来看,促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突破。在生产力工具、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革中,AIGC把数据要素提升为时代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AIGC是提升新质传播力的关键引擎。媒体机构可以积极引入大模型、AIGC、智能体等前沿技术,建立“人机协同”的工作机制:由AI承担资料搜集、初稿生成等基础任务,媒体从业人员负责内容策划、价值判断、导向把关等工作。同时,推动AIGC在新闻生产中的规范应用,要坚持“六不原则”:重大决策不替代、新闻话语权不旁落、终审定稿不懈怠、价值判断不委托、主体责任不转移、人文关怀不缺失。
AIGC与数智传播技术,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在深刻重构传媒行业的价值链、生态位和发展模式。建议媒体以“内容+技术+用户+数据”为发展战略,实施“四驱动”并行发展。
首先,是内容驱动。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媒体发展成功不变的规律。其次,是技术驱动。技术是驱动融媒体升级的关键内驱力,利用AIGC技术,能提高新闻信息内容生产的效率、革新工作模式。第三,是用户驱动。通过用户画像与行为分析,实现内容个性化推送等服务,增强用户黏性。第四,是数据驱动。应构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依托数据挖掘优化传播策略,实现精准传播与科学决策。
面对数智化浪潮,媒体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以新质传播力为抓手,坚持“智能向善、责任共担”,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整理)
本文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丁凯
以“智”强基 以“融”拓界
南方智媒科技公司总经理、南方+总技术官 麦淼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立南方智媒科技公司,专项推进“两端一云”(南方+客户端、South客户端、南方智媒云)项目研发,为集团全媒体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南方智媒云已接入广东省43个自有平台、2166个第三方平台账号数据,并在平台智能化、内容视频化、生产多样化、传播多元化、服务智慧化、技术开放化六大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提升。
在平台智能化方面,构建了媒体专属语料库与垂类大模型矩阵,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采编生产效率,推动AI与采编业务深度融合。
在内容视频化方面,公司依托AIGC技术,实现视频内容的快速生成与智能审核,让视频生成更快、更优、更智能。
在生产多样化方面,成立“南方智媒发展共同体”,联合首批30家市、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构建“内容共建、技术共享、渠道共通、经营共拓”的运行机制;通过南方号、拍客社区等平台,拉动机构网民共同参与。
在传播多元化方面,拓展智能穿戴、车载设备、智能家居等多终端场景,实现新闻内容从单一终端推送到全场景触达。
在服务智慧化方面,将客户端升级为民生服务平台,连接党政服务、生活资讯、企业资源,增强用户黏性与社会价值。
在技术开放化方面,打造“智媒插件超市”,鼓励单位、个人共建共享插件资源,支持市、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按需调用。与华为、腾讯、阿里云、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企业、高校、媒体开展技术合作,共建媒体技术开放合作生态。
南方智媒云将持续以技术驱动媒体变革,构建智能、开放、协同的新型媒体生态,为媒体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整理)
突破机制壁垒 激发内生动力
湖南日报社宣传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黄晓辉
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媒体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从“信息传播”向“价值赋能”转变,从“平台汇聚”向“生态共建”跃升,努力探索一条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坚持守正创新建强平台。自2015年启动媒体融合工作以来,湖南日报社始终将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作为核心任务。今年,报社提出了“构建新湖南超级数智传播体系”的目标,整合内容策划和生产、用户互动和运营、技术支撑和研发等职能,努力把新湖南客户端打造成汇聚全集团资源、链接本地生态的超级数智传播平台。同时,推动集团子媒向“专精深”网络化转型。联动省市县三级,共建“新湖南智媒共融生态圈”。
突破机制壁垒激发内生动力。湖南日报社以“流程再造”为核心,推动内容生产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转变,实现策、采、编、审、发全流程的深度融合,确保湖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报道第一时间首发。
强化技术赋能夯实融合发展支撑。湖南日报社一直致力于探索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基于自主研发的智眸大模型,新湖南客户端上线了12.0版本。该版本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体“小辣萌”,实现了智能语义理解、流畅的多轮对话等核心技术创新,真正成为更加智慧的用户“助手”。
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湖南日报社将以“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为着力点,以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媒体平台化、科技化、生态化、市场化建设为关键点,构建五大体系,扩大具有湖湘特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传播力影响力强大的全媒体传播新优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整理)
推进数智化升级 打造“媒体+”新生态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 崔宇宙
《盐阜大众报》是中共盐城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43年4月25日。80多年来,这份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报纸,一直秉持大众化、通俗化办报特色,锐意前行、砥砺奋进。当前,我们正全面启动新一轮内部改革,以整体性谋划+结构性改革+数智化改造协同推进,建设面向未来的“数智大厦”。
2024年初,集团制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十大行动、50项工程,涵盖党的建设、新闻宣传、报业经营、人才培养、数智赋能、企业文化等。目前,已制定方案,按照重构采编流程、再造组织体系、健全“三考”体系、调配内部资源、改革人事制度、开展人员培训、打造创新产品有序实施。
在新闻业务方面,在策采编发基础上,新增运营、评价、存储板块。从选题策划开始,就明确目标用户、各平台呈现方式、发布时间,并通过线下活动增强用户黏性。用户点击量、评论、点赞、转发、收藏、下载等是考核指标。同时,把发布内容打上标签,存储于媒资库,形成大数据,适时开发再利用。随着数据库量质提升,未来还会升级为城市主流舆论语料库,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集团成立八大中心和一批工作室,建立考评、考薪、考绩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和正向激励。改造原中央厨房,建设传播大脑驾驶舱,构建人机协同的AIGC平台,形成“专业内容生产+用户内容生产+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的内容生产模式,完成内容审校和版权保护,实现多平台分发、个性化推送。围绕数字人、客户专属智能体、政务数据+主流传播平台等应用场景,打造区域“媒体+”数据产业新生态,发布“八朵云”共建计划,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整理)
深化改革创新 建强融媒中心
长兴传媒集团总编、长兴县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王晓伟
作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样板,长兴县以技术赋能重塑融媒优势,以改革破圈激发澎湃动力,走出了一条技术型和创新型的新型智媒之路。
重塑内容体系,打造更有传播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做强有立场、年轻态的新闻主业,在主旋律报道中充分融入新媒体年轻态,实现重大主题报道的系统化集成、可视化表达和立体化传播。打造有担当、善履责的媒体形象,迭代升级舆论监督载体,主动发挥媒体智囊作用。拥抱颠覆性、趋势性的技术,长兴传媒集团建设县媒AIGC标准化应用实验室,抢占短剧赛道,推动县域短剧项目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探索展形象、贴人心的国际传播,传播定位精选长兴元素,突出浙江特色和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加大供给侧、结构化的产能改造,去除低效产能,推进全员转型,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依靠技术驱动建设更有竞争力的新型智慧媒体。搭建全国领先的县级城市数字底座,牢牢掌握区域数字产业主导权。围绕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的使命定位,搭建“支付渠道+应用场景+自有供应链”,积极抢占数字商业经济主平台。深挖区域特色文化,布局创意文旅板块,拓展文旅深度融合新空间,提升综合实力。
迭代制度建设打造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传媒企业。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在集团党委会统一领导下,对集团管委会、编委会、经委会进行“纵向扁平、横向打通”改造,全面以国企身份竞逐市场。同时,强化多元化培育人才、战略性配置人才、幸福感留住人才,锻造人才成长大熔炉。
深化改革是时代大趋势,要加强总体谋划设计,久久为功,压茬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改革,构建深度融合生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整理)
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深度赋能媒体转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工程师 葛容博
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蓬勃态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大模型对媒体行业创新业务形态、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的引领能力,推出了央视听媒体大模型。
央视听媒体大模型AIGC应用平台整合总台海量视听数据与实验室算法优势,具备视频理解与分析、交互式多媒体编辑、文本生成视频等核心能力,应用于新闻稿件生成、数字人主播、动画制作等场景。截至2025年2月,模型已升级至2.0版本,支持精细化内容生成并在重大赛事报道中应用。
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以总台丰富的媒体制播内容为样本,能够全面覆盖前沿制播应用场景。该模型打造了智能体创建与编排平台,引入智能体编排与迭代工作流,遵循业务需求,打造自主可控能力。通过工作流的形式,用智能体去串接智能体,构建了分步生成机制,强化对内容生产过程的把控。作为主流媒体,所采制的新闻或者节目必须确保真实可靠。不管主流媒体如何变革,人才是第一生产力,AI永远是辅助。因此,从前期策划开始,都要保证每一步由AI辅助的部分必须是人为可控的,有效提升生成内容的专业水准。
央视听媒体大模型遵循媒体业务核心需求,精心设计文本、图像、视音频等环节的交互流程,致力于打造多模态协同运作的智媒体。通过大模型技术与全媒体生产的紧密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线了适用于多样化节目形态的大模型工具集,加速了AIGC动画生产、AI数字人主播、AI赋能资讯分析、AI赋能文艺晚会、AI一键剪辑成片等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媒体传播形态升级和用户视听体验提升。
通过大模型技术的深度融入,将有力促进媒体行业的体系升级、流程再造和生态重塑,加速培育形成媒体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新质传播力、新质竞争力,也将推动媒体行业加速迈向全方位、深层次媒体智能化转型升级新阶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整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25日【应变求变 智融深融——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 特别报道】对话丝路 江河共鸣
- 2025年09月25日【应变求变 智融深融——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 特别报道】千里相知 从“心”开始
- 2025年09月25日拥抱变革 向新而行——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侧记
- 2025年09月25日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兰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