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镇玉米喜获丰收
记者 于渊 武玲奕 张玉龙
眼下,永昌县水源镇9万多亩玉米陆续收获,田间地头的收割拉运、制种企业的满荷作业,勾勒出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循着玉米的清甜气息走进水源镇的田间,每一株玉米秆都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玉米收割机和运输车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排排挺立着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机器,摘棒、剥皮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倾泻而出稳稳倒入运输车,让“丰收在望”成为“颗粒归仓”。该镇东沟村种植户李学新告诉记者:“今年我种了800亩的大田玉米,都是高密度新品种,相比去年,新品种产量高,价格也略高一些。今年可以说是个丰收年。”
收割完的金黄玉米在运输车斗里堆得冒尖儿,又马不停蹄地被送进了平坦开阔、光照充足的大晒场。在金昌市最大的玉米制种企业——金昌农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进行烘干、脱粒等一系列加工流程,目前已完成约1万吨玉米种子的加工。
“这几年在水源镇还有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研发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品种,抗逆性好,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强,对提高产量有很显著的成效。”金昌市农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表示,今年种的这些品种,往年亩产量在400公斤左右,但是今年制种产量每亩提高了50公斤。
水源镇依托玉米单产提升及实验示范项目,全镇玉米种植面积达9.4万亩,其中制种玉米就有5.6万亩。目前,全镇玉米已经陆续成熟,收割作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金黄的玉米在晒场上慢慢沉淀出“干货”,也为农户增收、产业增值攒足了底气。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的核心基地,永昌县水源镇聚焦玉米制种主导产业,不断进行品种优化与单产提升,全镇玉米制种产业全链产值突破3.5亿元,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三重目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29日【图片新闻】永昌县焦家庄镇万亩薯田迎来大丰收
- 2025年09月11日永昌县高效推进避险搬迁工作
- 2025年08月28日金昌:农技服务进田间 科技“飞防”助增收
- 2025年08月20日【图片新闻】永昌县红山窑镇王信堡村高原夏菜进入采收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