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志愿红”:暖了游客心 靓了家乡景
陇南日报记者 贾婉雪 董治昇
“早上6点的风是冷的,但游客接过热水时的笑是暖的。”在武都东高速路口值守的志愿者龙媛,把自己的感受写进了日记,这句话也道出了国庆假期里,陇南志愿者们平凡却动人的日常。
这个国庆假期,在车站、景区、街巷的“志愿红”,让游客感受到了陇南的温暖。
“志愿者比风景更动人!从下火车到逛景区,一路都有他们的热情帮助,这趟国庆旅行太值了!”来自西安的王芸满是称赞。
这份不期而遇的温暖,也成为许多游客对陇南最真切的“初印象”。
在武都万象洞景区,志愿者们主动上前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为小朋友生动讲述万象洞的奇幻传说,还热心地为游客定格美好瞬间。
“您好,手机扫码就可以自助购票。”褚玲玲一边帮助游客操作,一边放慢语速讲解。作为武都区洛塘中学的一名教师,她主动参与国庆假期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能把家乡的热情传递给外地游客,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褚玲玲说。
从助力出行的“活地图”,到传递文化的“讲解员”,再到留存美好的“摄影师”,志愿者们以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为每一位游客的陇南之旅,注入了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
“不仅感受了当地的景色和文化,还在志愿者的推荐下,尝到了地道的洋芋搅团,这趟旅行比预期的丰富!”来自成都的张明浩感慨道。
这份细致,源于陇南早早就织好的志愿服务保障网。
——武都区提前谋划,精心设置67个服务点位,实现对陇南站、高速出入口、景区等7个关键区域的全方位覆盖。清晰明确26支志愿服务队的工作职责,累计招募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1200余名。
——宕昌县统筹组织500余名“暖心官珠 贴心娥嫚”志愿者,在各高速出口、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官珠沟、娥嫚沟等核心点位,开展为期8天的文旅志愿服务。
——成县团委牵头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在西狭颂、鸡峰山、杜甫草堂三大景区服务游客、保障游览秩序。14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是国庆假期里串联自然与人文的“温暖纽带”。
——在文县,志愿者们化身为旅游咨询员和服务向导,为游客解答关于景区门票、开放时间、游玩项目等方面的疑问,带着游客游览景区,介绍各个景点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
官鹅沟的层林鎏金,万象洞的钟乳奇幻,西狭颂的厚重历史……若说陇南的山水是自带吸引力的天然“邀请函”,那志愿者们藏在细节里的周到,便是留住人心的“软实力”。
化身志愿者的武都区龙凤乡副乡长马小飞说:“我总想着,多做一些服务的小事,就能让游客少些陌生感,也让咱们这座城,多添几分让人记挂的温度。”
“为游客递一份贴心,解他们旅途之急,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单纯的开心,更有‘能为家乡做些事’的自豪。”陇南扬名中学志愿者潘泽说。
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份耐心暖客心……志愿者们把热情好客,悄悄揉进每一次服务。这些琐碎里的温暖,从车站传到景区,从山间传到街巷,最终变成游客心里对陇南最深的眷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09日陇南 特色文旅吸引八方游客
- 2025年08月19日甘肃公航旅陇南(橄榄新城)文化旅游服务综合体项目开工活动举行
- 2025年08月14日陇南市推动文旅产业融合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 2025年08月12日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党建联盟赋能文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