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水利工程建设提速 民生“水盆”润泽乡村
马友琴 刘国元
金秋时节,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现场一片繁忙。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和发展工程,一批惠及乡村、保障生态、助推发展的水利项目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高台县南华明水滩调蓄水池工程是2025年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实事的农村水利惠民工程之一,也是本年度规模最大的农村水利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2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容积74万立方米的蓄水池、新建引水渠430米、穿高速高铁管道85米、输水管道4.25公里、排洪渠450米,并配套泵站及设备房等附属设施。
县水务局建管站站长杨怀其表示:“目前已完成库区土方、坝体填筑及土工膜防渗工程,总体进度超过90%,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工。”
“这个蓄水池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南华镇明水、明永等3个村共1.3万亩耕地的灌溉保障能力,实现从纯井灌区到井河混灌区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每年可压减地下水超采量约157万立方米,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县水务局副局长陈大超说。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这些遍布乡镇的“水盆子”,正在成为无我市盘活水资源、优化水网络的关键举措。它们不仅缓解了农业用水紧张局面,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全市2025年纳入省政府为民实事的149个农村“水盆子”建设工程已建成147个,完成投资5772万元,完成率98.4%。预计10月底所有年度民生水利项目将全面收官,更多农户将用上“放心水”,灌上“丰收田”。
与此同时,山丹县马营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也在加紧推进。工地上机械轰鸣、工人忙碌,正在进行渠道混凝土浇筑作业。
据现场项目负责人朱秉江介绍:“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改建渠道114.366公里,完成各类建筑物1365座,改造地下水计量升级323套,灌区闸门自动化控制设施11套,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
作为山丹县唯一的大型灌区,该项目建成后,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将大幅提升,每年可节约水量951万平方米,对缓解水资源矛盾、扩大灌溉面积、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发挥重要作用。
这样的案例在全市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领导包抓、进度通报、研判会商、现场督导、督办约谈和协调服务六项机制,对项目前期、资金落实、质量管控、建设进度、安全生产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台账管理,有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至九月底,全市开复工水利项目103项,完成投资4.65亿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12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身边事】张掖:以制度创新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 2024年12月11日【图片新闻】“巨无霸”变压器落户甘肃电投张掖电厂
- 2025年10月10日张掖市出台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 2025年10月10日张掖市双节假期文旅市场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