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金塔胡杨 秋景如画

 2025/10/14/ 08:1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婷

金塔胡杨 秋景如画

游客在景区游玩 田蹊

  张婷

  若论秋季的颜色,红枫热烈似火、银杏清雅如蝶、稻浪厚重若毯,可我心底最钟情的,始终是胡杨林那抹独一无二的金色。那不是单一的黄,也不是纯粹的亮,是历经风沙沉淀、秋阳反复淬炼后,从皲裂的枝干到舒展的叶片里迸发出来的生命之光,浓烈得像一场不落幕的盛宴。

  第一次见胡杨的金色,是在西北的戈壁深处。车子驶离城镇后,窗外的风景便渐渐换上了苍茫的底色。起初还是零星点缀着骆驼刺的土黄色荒原,车轮碾过碎石路,扬起的尘土在风中打着旋,远处的雅丹地貌像沉默的巨兽,以千奇百怪的姿态静卧在天地间。沿途偶尔能瞥见几株枯瘦的沙棘,枝丫倔强地指向天空,唯有枝头几颗橙红的小果,为这单调的戈壁添了一丝鲜活。

  不知走了多久,视线里那片一成不变的土黄忽然被一道耀眼的金浪劈开——金塔胡杨林到了。这里没有额济纳那般早已声名远播的喧嚣,却藏着西北最灵动的秋。车子刚停稳,一股裹挟着沙砾粗粝气息的风便扑面而来,却又裹着秋阳的暖融融,瞬间将旅途的疲惫涤荡得干干净净。抬眼望去,无边无际的胡杨林仿佛被大自然肆意打翻了调色盘,从蓬松的树冠到纤细的枝丫,层次分明地铺展着鎏金、橙红与鹅黄,宛如千万支燃烧的火炬,在广袤戈壁上点燃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秋日盛景。不同于沙漠胡杨的孤绝苍冷,金塔的胡杨依偎在人工湿地旁,弱水支流在此蜿蜒成湖,“水映胡杨,林环碧水”的独特地貌,成了河西走廊干旱之地难得一见的绿洲奇观。

  沿着木栈道往里走,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是在轻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栈道两侧,胡杨姿态万千:有的树干粗壮如柱,需两人伸臂方能合抱,深褐色的树皮沟壑纵横,每一道纹路都刻满岁月的沧桑;有的枝干虬曲盘旋,如蛟龙探海、似苍鹰展翅,在澄澈蓝天下勾勒出遒劲有力的线条;有的幼苗刚及腰际,嫩绿的叶片透着勃勃生机,尽显生命的鲜活。这些胡杨并非自然生长,而是上世纪中叶,当地人为抵御风沙、涵养水源,在戈壁滩上栽种的。六十余载光阴流转,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连片林海,既是守护金塔的绿色屏障,也成就了今日的秋日盛景——这是地理的奇迹,更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生动见证。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 田蹊

  行至金波湖畔,眼前的景致愈发迷人。澄澈的湖水如同一面巨大的琉璃镜,将岸边的胡杨完整地倒映在水中,金黄的树影与实景交融,恍惚间竟分不清哪是岸上林、哪是水中景。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金色的倒影随之摇曳起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流动。偶尔有水鸟舒展翅膀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却又为这份景致添了几分灵动生气。湖底的水草清晰可见,与水中的胡杨倒影交织缠绕,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岸边的芦苇丛随风轻荡,洁白的芦花如雪般纷飞,与金黄的胡杨相映成趣,完美勾勒出“秋阳下,碧水旁,金杨一树傲秋霜”的绝美画卷。

  赏罢湖景,循着木栈道往林海深处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忽然映入眼帘——那便是胡杨楼。它坐落在胡杨林英雄树东侧,七层仿古式瞭望塔飞檐翘角,朱红立柱配着黛色瓦檐,在一片金黄胡杨的映衬下,透着浓浓的中式韵味,仿佛是从历史画卷中走出的建筑,与大漠胡杨的苍茫粗犷碰撞出独特的艺术张力。拾级而上,木质楼梯发出沉稳的声响,每上一层,视野便开阔一分。登顶时,整片胡杨林的盛景尽收眼底:胡杨参天而立,金黄的枝叶在风中摇曳;碧水环流其间,如丝带般缠绕着林海;层林尽染的色彩从脚下一直铺向天边,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从胡杨楼下来,不远处便是烽燧瞭望台。登上高台,视线越过胡杨林,更辽阔的风光铺展开来:胡杨的铮铮风骨、沙枣树枝头飘来的清甜香气、红柳婀娜摇曳的身姿、大漠一望无际的苍凉、远山在天际线勾勒出的绮丽轮廓,所有景致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立体的西北秋日画卷。

  正午的阳光愈发浓烈,透过胡杨的枝叶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寻了一处树荫坐下,身旁一位当地老人正用方言给孙辈讲述胡杨的故事。老人说,胡杨是“沙漠的脊梁”,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立,也能在四十摄氏度的酷暑中生长,更能在含盐量极高的土壤中扎根——“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这便是胡杨的精神,也是金塔人骨子里的韧劲。老人还说,过去这里是“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滩,是一代代金塔人扛着树苗、挑着水桶,在风沙中种下了这片胡杨,才有了如今的好光景。听着老人的讲述,再看眼前的胡杨,忽然觉得它们不再只是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金塔人的奋斗史。

  午后,我沿着湿地的木栈道继续前行,深入胡杨林的腹地。这里的胡杨更加密集,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变成了金色的光束,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脚下的沙土中,偶尔能看到一些干枯的胡杨树干,它们有的横卧在地上,有的依然挺立,虽然失去了枝叶,却依旧保持着不屈的姿态。这些枯木与生机勃勃的活胡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枯荣相伴”的独特景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与坚韧。

  走到林海深处,一座小小的“胡杨文化馆”出现在眼前。馆内陈列着许多老照片和实物,记录着金塔胡杨林的变迁。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穿着朴素的人扛着铁锹、背着树苗,在漫天风沙中植树,他们的脸上满是坚毅的神情。照片旁的文字介绍道,当时为了让树苗成活,人们需要从几十里外的弱水挑水灌溉,不少人手上磨出了血泡,却从未有人退缩。正是靠着这份执着,才有了如今占地达8万余亩的胡杨林。馆内还展示着胡杨木制成的工艺品,纹理清晰,质地坚硬,仿佛在诉说着胡杨“不朽”的特质。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绚丽的橙红色。胡杨在夕阳的映照下,愈发显得金黄璀璨,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箔。我站在湖边,看着夕阳慢慢沉入远处的戈壁,余晖将胡杨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直到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此时的金塔胡杨林,没有了正午的热烈,多了几分静谧与祥和,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慢了下来。

  离开时,夜色已悄然降临,远处的胡杨在月光下化作一道道黑色的剪影,却依然能感受到它们挺拔的姿态。回望这片金色的林海,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金塔的胡杨秋景,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地理地貌的神奇变迁,领略了自然风景的绝美壮丽,更读懂了金塔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片胡杨林,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典范,更是岁月留给世间的珍贵馈赠。若有机会,我定会再来,赴这场与金色胡杨的秋日之约。

  相关链接

  胡杨林观赏地推荐

  新疆喀什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藏着一处被水与雪滋养的金色童话——新疆喀什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不同于别处胡杨的苍凉,这里的胡杨林携着独特的“水韵”与“雪魂”:清澈水域环拥着虬枝金叶,远处雪山化为朦胧背景,人少景秀的静谧里,每一眼都是独一份的灵秀。景区的木栈道环线是解锁这份美的最佳路径,沿栈道漫步,水胡杨的倩影倒映水中。若想定格极致光影,上午10时—11时的侧光时刻一定不容错过:彼时阳光斜洒,金黄的胡杨枝叶镀得愈发璀璨,水中的“金塔”倒影清晰如镜,连风掠过的痕迹都成了画里的留白,随手一拍便是秋日大片。

  新疆木垒胡杨林

  木垒胡杨林位于新疆昌吉州木垒鸣沙山北30公里。这里的胡杨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胡杨林群落。胡杨树高达20多米,铁干虬树,龙盘虎踞,形态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层层绿叶,或叶圆似卵,或状如柳叶,密不透风,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展现出一种壮美而古朴的景观。

  新疆塔里木胡杨林

  塔里木胡杨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这儿存有世界面积最大、分布最密、保存最完整的胡杨林。这里有一条长达13千米的观光小铁路,坐上小火车,仿佛开往童话世界,沿途126处古老的胡杨林道,每一处都藏着不同的风景。还有那神秘的葫芦岛,划船进岛,宛如踏入江南水乡梦境,可一上岸,又被荒凉的沙漠所包围,湖泊、胡杨、沙漠在这里完美交织,构成了一幅超越想象的绝美画卷。

  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

  额济纳旗胡杨林被誉为胡杨林的故乡和摄影家的天堂。从一道桥到八道桥,每道桥都有独特的风景。一道桥陶来林,金黄成片的胡杨林与湿地荒漠融为一体;二道桥倒影林,日落时分,金色胡杨倒映在水面上,美轮美奂;四道桥英雄林,因电影《英雄》在此拍摄而闻名,金色胡杨林中仿佛还留存着电影中的唯美画面;八道桥沙海王国,胡杨与沙漠相依相生,尽显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青海格尔木胡杨林

  格尔木胡杨林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杨林,位于阿尔顿曲克草原西北部的托勒海地区。胡杨林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在沙漠化地带里显得尤其珍贵。一条叫托拉海的季节河从沙地中流淌过来,划着美妙的曲线绕过树林。林中伴生着芦苇、梭梭、红柳等沙生植物,与栖息的野生动物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这里的胡杨枝干盘旋,如苍龙腾越、虬蟠狂舞,在黄沙的衬托下,展现出一种苍凉的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