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厚植各民族和谐根基
每日甘肃网10月14日讯 据金昌日报报道(记者刘伟业)金川区始终将农村养老服务提质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聚焦各族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通过建强服务机制、整合多元资源、凝聚各方合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厚植各民族共居共乐共享的和谐根基,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温暖动能。
金川区以“老年助餐”为切入点,延伸服务链条,推动各族群众在共参与、共服务中增进情感联结。通过“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方式,设立村级“孝善基金”,鼓励各族子女按每位老人每月100元或200元标准主动缴纳赡养费,再结合财政补贴、帮扶单位资助、爱心捐助及文明股奖励,构建起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孝善养老新模式,让“大孝道”成为联结各族家庭的精神纽带。各村购置配餐车,为各族行动不便老人打通吃饭难“最后一公里”;“好媳妇”先锋队、社会组织中各族成员携手,将助餐服务与独居、空巢等各族特殊老年群体的探访、关爱、精神慰藉有机结合,提供个性化关爱服务,让各族老人真切感受社会温暖与民族情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各族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医疗助行、家政保洁等服务;为农村特困供养各族老人开展“四个一”服务,同时融入医疗康复、心理调适、文体娱乐等服务,让各族老人共享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同时,创新社区助餐协同管理模式,整合资源、融合功能,让各族老人在温馨服务中感受“家”的温暖。实行老年协会和互助院“一人负责、统一管理”的“院会合一”模式,村级老年协会依托互助幸福院开展各族老年活动,吸引各族老人参与日常服务管理,提供贴合各民族需求的多样化服务,有效增进各族老人间的情感交流与文化交融。在互助幸福院,各族老人每天吃两顿饭仅需缴纳5至6元食材成本费,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经济“买单”;有条件的村为各族老人修建猪圈、羊圈、鸡舍,划拨耕地种植蔬菜,改善伙食质量,确保各族老人都能吃上新鲜肉菜,以“兜底保障”体现各民族一视同仁的关怀。设立“结对帮扶·爱心金川”公益金,发动各族社会力量及爱心企业捐助,助力城乡老年餐桌运行。目前,全区累计建成新型农村互助幸福院25个、城乡融合互助幸福院2个,设置休闲娱乐、健身康复、图书阅览、日间休息和餐饮室五大功能室,为各族老人打造设施完善、氛围温馨的幸福家园。
金川区通过创新保障机制,统筹区镇资源,探索发展“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为每个互助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配备1名临聘人员;市、区两级财政每年为每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补助运行经费10万元,为每个互助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补助运行经费3万元,确保各民族助餐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行。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有效衔接,加强各族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增加本级医疗单位义诊次数;组建“村医+家庭签约医生”各族服务团队定期巡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村卫生室、乡镇医院数据共享,方便各族老人远程问诊,减轻医疗负担与照护压力。升级品牌活动内涵,每月“德润生日会”融入“讲述人生故事”“传承家风家训”环节,让各族老人在庆生中汲取精神滋养;“婆媳互夸会”升级为“家庭美德分享会”,通过“好家风展示”“孝亲故事会”等形式,让孝老爱亲成为各族群众身边榜样,形成“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年年有创新”的志愿服务格局,推动互助幸福院从“基础养老”向“幸福享老”升级,实现各族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10日金昌市金川区天小公路项目建设冲刺10月底完工
- 2025年09月17日金昌市金川区解锁城乡养老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2025年09月16日金昌市金川区菜心俏销江南
- 2025年09月12日【新甘肃云·融媒集萃】金川区——“小蓝车”便民工具箱传递城市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