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渭源:35万亩中药材抢农时采挖忙

 2025/10/20/ 14:12 来源:定西日报 通讯员 季玉汀 宋健行

渭源:35万亩中药材抢农时采挖忙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季玉汀 宋健行

  金秋十月,药材飘香。眼下正值中药材采挖收获的最佳时节,渭源县35万亩中药材丰收在望,农户们抢抓雨歇间隙,全力开展采挖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新寨镇黎家湾村,薄雾缭绕的田野上,药农们正在紧张而忙碌地采挖党参,一条条带着湿润泥土的奶白色“胖根茎”破土而出。“今年种了5亩多党参,长势比较好,趁这几天天气好,我们家里人抓紧挖药,一亩地能挖十几包,希望以后能卖个好价格。”黎家湾村村民王登军说。

  新寨镇是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白条党参”主产区,今年按照“科研单位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农技人员包抓、乡镇领导主抓”原则,不断延伸党参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2000亩有机党参种植基地1处,覆盖面积2.25万亩,带动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真正帮农户实现“药材兴农、农民致富”。

  “今年以来,黎家湾村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先行,凸显特色,大力发展‘白条党参’产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种植‘白条党参’1200余亩。”黎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黎玉东说,下一步将持续做好白条党参的采收,同时将在白条党参初加工上想办法,充分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持续让村民增收致富。

  在基地建设中,新寨镇以实施“四大工程”为突破口,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扩面工程”发放中药材种子8928斤,落实育苗334.8亩,带动全镇中药材育苗面积显著增长;“提质工程”推广绿肥作物种植、循环农业等新技术,提升道地中药材品质;“增效工程”强化技术服务,确保中药材年产量稳定在6750吨以上,产值达5亿元以上;“示范工程”全程机械化建成示范田500亩,健全服务模式,实现产业兴旺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新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祁小亮说:“今年以来,新寨镇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广‘832’种植模式,深入实施‘扩面、提质、增效、示范’工程,创新‘重点村+周边村’组团联动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一核多点’产业片带,成功打造‘种苗繁育基地’机械化示范基地等GAP种植基地8个。”

  今年,渭源县实施“稳面提质增效”行动,推广“832”模式育苗4620亩,带动繁育种子种苗4.7万亩;建成示范基地9个1.8万亩,建设中药材万亩片带3个,完成中药材种植35万亩,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88%以上,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此基础上,渭源县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全域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县”,全县24家企业申报中药材GAP基地14.7万亩,接近全省目标任务30万亩的一半,其中11家企业申报的7.69万亩通过第一批符合性检查,占全省18家11.94万亩的64.4%,把以药兴产、以药富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