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肃“五棋联动”筑牢西部生态屏障 PM2.5浓度连续两年同比下降

 2025/10/22/ 11:02 来源: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通讯员朱文萍 张良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朱文萍  张良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守护蓝天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面对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保障的巨大压力,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技术核心,以“五棋联动”举措,将科技力量转化为治效能,牢牢守护着西部的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下好“先手棋”,目标管控更精准。在系统总结“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等工作经验基础上,省监测站构建了多维度目标管控体系,动态生成颗粒物浓度推进表、沙尘污染天统计表、PM2.5可达性分析表等,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清晰、直观的“作战地图”,确保各项减排措施有的放矢。

  二是落子“关键棋”,融合研判提效能。监测站成立了“冬防”日研判分析专班,建立了“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的高效工作机制。通过紧盯高值区域与时段,精准发力做好数据分析研判工作,按照《环境空气质量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评价工作规定(试行)》要求,做好全省每日沙尘预审剔除工作,编制甘肃省大气污染日研判分析报告;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每月发布月报及排名,实现了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全程跟踪和精准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据。

   三是巧用“致胜棋”,污染溯源显威力。省监测站依托细颗粒物组分监测站、激光雷达走航监测、大气移动综合监测,技术人员能够像“解剖”空气一样,精准分析污染物来源。无论是定期的组分月报,还是污染过程的快速分析快报,都为各市州精准溯源、科学施策提供了“铁证”,让污染治理直击要害。

  四是夯实“保障棋”,管理服务全方位。 冬防攻坚期,省监测站每日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结合气象条件工业布局、地形地貌等多源信息,定期与相关部门开展会商,不仅说清了“污染从哪里来”,更预警了“可能往哪里去”,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

  五是布局“长远棋”,数据共享促协同当前,覆盖全省的各类监测站点的海量监测数据已全部接入“甘肃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这一举措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全省环境管理部门的高效联动与信息共享,形成了污染治理的闭环管理,为长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串亮眼的数据,不仅是环境管理部门领航掌舵,更是监测数据的精准指导和科学支撑。2024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25.7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微克/立方米,位列西北第2、全国第10。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3.0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两年同比下降

  下一步,省监测站将“时时放心不下,事事心中有底”的责任担当,用精准的数据守护着陇原大地蓝天底色,为“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圆满收官贡献着不可或缺的监测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