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兰州地摊小火锅:烟火气里藏着民生消费新活力

 2025/10/23/ 07: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苏海琴

兰州地摊小火锅:烟火气里藏着民生消费新活力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海琴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兰州街头巷尾的地摊小火锅热度持续攀升。自去年起,这一新兴餐饮业态悄然兴起,如今已成为兰州市民日常聚餐、游客打卡的热门选择。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内多家门店发现,凭借价格亲民、氛围轻松、菜品新鲜等特点,地摊小火锅不仅撑起了兰州傍晚的烟火气,更折射出大众消费向“质价比”回归的新偏好。

  地摊小火锅成消费新宠

  “天气一冷,就想来顿热乎乎的小火锅,暖身又实惠。”10月14日傍晚,在“仨伍人”小火锅兰州西站华润万家店,市民王敏正和闺蜜围坐小桌用餐。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店门前空地上,20余张小桌依次排开,每桌配有4把黑色折叠椅,桌旁均坐满顾客。店内同样热闹,左侧墙边的3台大型冰柜里,火锅食材分门别类码放整齐,几位顾客正俯身挑选,服务员穿梭在餐桌间,及时为顾客添汤、递餐具。

  “开业至今生意一直不错,最近降温后,客流明显增多。”该店店长潘理国介绍,每天傍晚7点左右是客流高峰,部分顾客需排队等候。为应对高峰、提升服务质量,门店近期已新招聘数名服务员,后厨帮工、配菜工等岗位也在持续招聘中。

  这种火爆场景并非个例。当天,记者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辣百福369地摊火锅店看到,店内店外的餐桌均坐满食客,前一桌顾客刚离席,新顾客便立即入座。“第一次来兰州,刚好路过进来尝尝,没想到味道真不错。”正在用餐的游客董文杰一边给妻子夹烫好的鱼肉,一边称赞道。

  “从9月份开始,店里客流量就逐渐多了起来,国庆假期迎来高峰。”辣百福369地摊火锅店负责人表示,为避免顾客因等位时间过长影响体验,国庆前店里新增了一些就餐桌椅。

  口味与品质筑牢留客根基

  兰州地摊小火锅为何能持续走红?“价格实惠”“菜品新鲜”“氛围轻松”是食客们的高频评价。而在从业者看来,真正支撑品牌走得更远的,是对口味与品质的极致追求。

  “4个舍友吃传统火锅,动辄要300多元,地摊小火锅按小碗计价,几元到十几元一份,人均四五十元就能吃得满足。”西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马富强说,结束一周紧张学习后,和舍友围坐在矮桌旁涮菜聊天,无拘无束的氛围格外解压,“更重要的是食材新鲜看得见,冰柜里的蔬菜水灵、肉品新鲜,吃着特别放心。”

  “价格优势是吸引顾客的第一步。我们对价格的定位就是低价跑量,让客人们能有更多选择且毫无压力。每样菜品单独自选,也不用为想吃多种菜品担心点多浪费而纠结。但要提升回头率,必须靠口味、品质和服务的三重保障,让顾客获得‘味觉+体验’的双重满足。”“仨伍人”地摊小火锅创始人王志远已有2年行业经验,目前已在甘青宁三省(区)布局60余家门店,仅甘肃就有40家。

  王志远介绍,他们的小火锅能收获市民喜爱,关键在于锅底用料扎实。所有锅底均采用优质香辛料,按独家配方和专业生产标准炒制,最大程度还原正宗川渝火锅风味。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吃辣需求,门店特意配置了5种口味——除经典麻辣锅外,还有微辣、清汤、番茄、菌汤锅,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喜辣、忌辣的顾客,都能在这里享受专属美味。

  推陈出新烟火气持续升腾

  近日,记者走访兰州多家地摊小火锅店发现,经营者正从经营模式、服务体验、品牌建设等维度推陈出新,为这一接地气的餐饮业态注入新活力,让城市“烟火气”更浓、更旺。

  “两周不吃就馋!老板常送杏皮茶、搞优惠,有的店还安排现场演唱,涮着火锅听歌,体验特别好。”市民王瀚琳的表述,道出了不少消费者对地摊小火锅的偏爱。

  在经营创新层面,各家门店妙招频出。“我们店推行会员卡,消费额可累积积分,积分能兑换产品或抵扣现金。”俏八妹第三代地摊火锅店副总经理牛绍哲介绍,该机制有效增强了消费黏性。他表示,门店在坚守“亲民定价”核心优势的同时,还深耕食材品质、产品创新与服务体验,“比如定期更新锅底口味,严选本地新鲜食材,就是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新鲜。”

  线上服务同样成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抓手,以适配多样化消费场景。牛绍哲透露,目前门店已接入主流外卖平台,还搭建了专属微信社群,“顾客在社群里可直接线上下单,支持就近配送或到店自提,既提升了消费便利性,也拓宽了客源。”

  王志远坦言,这一业态不仅丰富了市民就餐选择,更成为连接民生与消费的重要纽带。谈及未来,他信心满满地说:“看着大众点评上的好评越来越多,我们更有动力了。下一步想把‘仨伍人’打造成专属品牌,让大家吃得更舒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