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传统工业装上“数智芯”
——看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如何实现“智造”突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今年9月,备受瞩目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揭晓: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成为甘肃省内唯一一家荣获此殊荣的企业。
这一荣誉引来感叹:这个坐落在西北金城的传统能源企业竟能在“数字洪流”中闯出一片天地,已迈进了国内炼化企业数智化建设的“第一梯队”。
殊不知,兰州石化的数智化转型,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攻坚。
自2019年起,兰州石化率先在榆林公司启动了智能化工厂的探索之旅。彼时,智慧工厂的概念尚不成熟,兰州石化则大胆把建设榆林乙烯项目作为数智转型“试验田”。
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文,要把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项目列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其中,先进智能化工厂创建示范是重要的内容。
为加力推进智能化改革,公司把8000余万元投资追加至近2亿元,建设系统也由最初的45个优先扩展到58个,下硬功夫在新建装置中埋下了数智化的“种子”。
此后,兰州石化和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密切配合,采用云平台、边缘计算、5G、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数字化技术,构建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业务运营数据中台。
设备资金得到大力扶植,新的问题出现了: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建设和应用中,大部分操作人员都是从老厂抽调过来的,他们缺乏大数据分析、应用的经验,面对智能化工厂运行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大部分操作人员都表示“力不从心”。
对此,兰州石化在持续完善和提升各系统模块功能,实施大数据平台和数据治理,建设一体化运营平台的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先后对1200多名操作人员开展了300多场培训。
数智化的深度渗透,正在重塑兰州石化的生产肌理:在榆林公司乙烯收率从2021年的76.2%提升至78.01%的最高水平,装置平稳率提升至100%,自控投用率达99.6%以上;预计每年可节能1.25万吨标煤,分析仪器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应用使中心化验室每年节省近180人工日工作量……这些数据背后,是“数字+专业”带来的效率革命。
2024年,兰州石化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严格验收,专家团队盛赞其达到了石化行业的领先水平,对炼化新材料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已形成可复制的“兰州石化方案”。
“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是炼化行业第一个全要素智能化工厂,整体技术架构先进,可扩展性强,为国内炼化企业推进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典范和宝贵经验。”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玮说。
效率提升的同时,数智化正为安全生产筑起“智慧防线”。榆林公司先后在304台关键设备上安装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共计安装加速度传感器1096个、温度传感器120个、边缘计算设备111台,为安全平稳运行打造了数据库。
对员工而言,转型带来的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以前我在老乙烯装置上工作,裂解炉升温全靠手工操作,大约需要4个小时才能使温度稳定下来,而榆林乙烯装置的裂解炉应用一键智能升温,大约半小时就能达到理想状态,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乙烯运行部技能专家武矗说。
榆林公司的智慧运转是兰州石化数智化转型的典型案例。如今,这座老炼化企业建立起了数字化赋能体系,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认证,成为甘肃省首家获得这一认证的企业,在数智化的浪潮中,正以全新姿态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21日【强省会 促发展】中国石油中西部物流集散基地启用
- 2025年07月03日从“蓝金”到“绿金”:庆阳同欣石油科技开启能源转型新征程
- 2025年04月11日【甘快看】甘肃加快推动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 2025年02月24日兰石集团超深井沙漠快速移运石油钻机发往中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