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民勤:“金果”飘香富农家

 2025/10/24/ 09: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仲春燕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民勤:“金果”飘香富农家

  民勤县融媒体中心

  深秋,武威市民勤县重兴镇上案村温室大棚里,果农俞海英捧起刚摘的人参果,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6月移栽的苗,头茬果已上市!收购价每斤3元,这一座棚,估计能收入8万元。”

  如今这样的丰收场景,在民勤7000余座人参果温室里处处可见。依托日光温室,民勤县不仅撑起8.4亿元产值,更成为西北设施人参果栽培面积最大的县,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人参果之乡”称号。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达20℃,充足日照助力人参果积累糖分与营养,大温差减少养分消耗。当地沙质土透气且矿物质丰富,也为其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而造就人参果清甜多汁、香气浓郁。

  截至目前,全县人参果日光温室已达7800座,种植面积3.12万亩,年产量14万吨,产值8.4亿元,成为西北设施人参果栽培面积最大的县区,占全国设施种植规模的30%以上。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在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的生产作业车间,工作人员正通过精密的茎尖剥离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培育着健康的人参果幼苗。

  “过去买苗贵,还不保险。现在我们自己就能年产2000万株优质脱毒苗,成本降了,苗壮了,产量和品质也就上去了。”该中心负责人詹全民介绍,目前,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了三级良种繁育体系,为产业筑起了坚实的“根基”。

  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人参果产业园占地面积超1000亩,建成日光温室200座,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亩均耗水150立方米,单方水效益达156元,为传统农作物的20余倍,年节水30万立方米。“人参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人参果产业。”东坝镇党委书记张婧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曾几何时,民勤人参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沙漠金果”早已端上全国万千百姓的餐桌。

  在民勤县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民勤县天鲜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正捧着人参果向网友介绍:“我们的人参果品质佳,咬一口能甜到心坎里,现摘现发!”该公司每年线上销售人参果约20万单,销售额500万元左右,有力拓展了人参果的销售市场。“我们构建了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还邀请网红达人助力。今年截至目前人参果网销量达4.3万多吨,占总产量70%以上,网售额突破3.1亿元。”民勤县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魏育霖道出了“云端卖货”的秘诀。

  近年来,民勤以“民清源”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推动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拿起一颗人参果,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从脱毒种苗培育、温室内精准管理,到采摘、分选、包装、物流的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阳光透明的溯源体系,为产品贴上了“安全、绿色、优质”的信任标签。兰洽会、各类农展会、推介会上,民勤人参果频频亮相,展示着沙漠农业的独特魅力。通过与科研机构的持续合作,民勤在人参果品种改良、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持续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一颗果子,甜了舌尖,富了乡亲,振兴了产业。从科技育出的优质苗、电商送向全国的鲜果,到“民清源”守住的好品质,这颗戈壁“金果果”早已成了民勤人增收的“致富果”。这份源自沙漠的“甜蜜甘泉”,将浇灌出更加繁茂的绿洲。 (仲春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