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告别“翻山难”

 2025/10/27/ 08:0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刘健

【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

【从身边变化看这五年】

告别“翻山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10月20日一大早,王玉花将合作社产的600斤鲜香菇装上小货车,从康县迷坝乡马莲村出发,送往康县县城的一家超市。仅1个小时,她便顺利地将货送到。

  “要是翻毛垭山,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王玉花感慨道。

  王玉花今年46岁,是康县迷坝乡同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所说的毛垭山,是横亘在康县县城与大堡、云台、大南峪、迷坝等康县北部四个乡镇之间的一处天然屏障。

  由于海拔高、雨水多,每年10月至来年3月,毛垭山上常常出现降雪和路面结冰。弯急坡陡,轮胎上即便挂上防滑链,也是危险重重,严重的时候班车都会停运。这种情况下,王玉花如果给县城送货,就只能从陕西绕道,两个小时的车程变成了3个小时。

  “可那边的路也不好走,经常堵车。”今年3月的一天,由于毛垭山路面结冰无法通行,从康县县城送完黑木耳后,王玉花绕道陕西返回迷坝,不料半路遇到严重堵车,被迫返回县城住了一晚。

  改善通行条件,成为包括王玉花在内的数万康县北部群众的共同心愿。

  今年9月30日,经过4年多奋战,省公交建集团建设的康县至略阳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全线通车,新建的3.18公里毛垭山隧道,让车辆翻越毛垭山彻底成为历史。第二天,王玉花两口子便驾车从迷坝出发,感受了这一工程带来的便捷。

  “比以前节省了一半时间,说走就走,终于不用担心下雪和堵车了。”王玉花说。

  康县,林木茂密,特产丰富。路通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变得更畅通了。最近一段时间,王玉花两口子基本天天往返于迷坝乡和县城之间,将合作社产的黑木耳、香菇、羊肚菌、天麻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县城的客户手中。

  “我们这儿山好、水好,这些农产品品质特别好,只要路通,就不愁卖不出去。”王玉花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

  毛垭山隧道的贯通是“十四五”甘肃交通巨变的生动注脚。过去几年,我省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5.9万公里,高速及一级公路里程突破8249公里,82个县区实现“通高速”目标。一条条大道,将陇原大地广大城乡连接得更加紧密,助力乡村振兴跨上“快车道”,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群众增收致富增添了新的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