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从“纸上辛词”到“实景体验”——康乐县稼轩文化产业园书写传统文化传承新篇

 2025/10/28/ 16:08 来源:民族日报 记者 周俊清

从“纸上辛词”到“实景体验”

——康乐县稼轩文化产业园书写传统文化传承新篇

  临夏融媒记者 周俊清

  “十四五”期间,康乐县积极挖掘“辛弃疾祖籍地”地方文化资源,大力推动项目建设与运营,实现了从规划设计、落地施工到开园筹备的高质量推进——今年9月,位于康乐县康丰乡辛雍家村的稼轩文化产业园建成开园。这座承载着辛弃疾文化基因的园区,不仅成为当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而且成为建设“书香康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吸引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打卡。

  “稼轩文化产业园以辛弃疾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融合传统文化展示与红色教育功能,着力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爱国主义教育高地与中小学研学实践平台。项目占地15亩,自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是‘文化赋能、以文促旅’理念的生动实践,有效带动当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康乐县依托‘辛弃疾祖籍地’文化标识,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为‘十四五’期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展现出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发展的广阔前景。”康丰乡党委书记苟振华介绍道。

  近年来,康乐县致力于稼轩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已成功举办“辛弃疾学术研究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深入探寻辛词中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为文化传承注入鲜活动力。稼轩文化产业园的落地,进一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实体体验,让千年文脉有了“栖居之所”。据了解,产业园总投资850万元,于2023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充分盘活现有资源,对原废弃小学教室进行改造升级,既节约建设成本,又赋予老建筑新的文化内涵。

  园区整体分室外园林景观、室内布展及稼轩文化长廊三大板块,室内布展板块设稼轩文化科普展区、沉浸式多媒体展区、产学研展区、文创综合展示服务区及书画室,全方位呈现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诗词成就与文化影响。其中,多媒体展区通过光影技术重现“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场景;科普展区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解读辛词典故,让参观者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室外区域同样独具匠心,园林景观绿意盎然,文化浮雕与雕塑串联起辛弃疾从青年投军到晚年著述的人生轨迹,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与辛公对话。“以前只能在课本里读辛词,现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了解他的故事,还能带着孩子感受文化氛围,特别有意义。”开园当天,前来参观的村民辛先生难掩兴奋,驻足在稼轩文化长廊前,与孩子一同轻声诵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除文化展示功能外,产业园还肩负着惠民与育人的使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这里定期开展诗词诵读、书画创作及文化讲座等活动,为全县群众提供感悟经典、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也为青少年搭建起学习爱国精神的实践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座园区,让稼轩文化从典籍中‘走’出来、‘活’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辛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园区工作人员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康乐县还积极推动稼轩文化的跨区域合作,与辛弃疾生活过的山东济南、江西铅山两地联动,共同探索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未来,产业园将进一步丰富运营业态,开发稼轩主题文创产品,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力争成为彰显康乐文化魅力、提升地方文旅品牌的亮丽名片,为县域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废弃校舍到文化地标,从单一文化活动到多元文旅融合,康乐县以稼轩文化为纽带,书写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