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未来怀揣着几分青涩憧憬的毕业生,步入以“筑路架桥、造福社会”为使命担当的企业,身为出纳的郭力铭正在挑战一个接一个的关卡……
他说:“历经三关,我从一个对财务工作懵懂无知的‘菜鸟’,逐渐成长为能够初步处理一些基础事务的‘新手’。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每一次困惑的解开,都让我对这份工作多一分理解与热爱”。
第一关:合同堆里理出的“工作密码”
入职没几天,财务总监就把郭力铭叫到身边说:“和同事一起整理合同,做好交接——这是你熟悉业务最好的机会。”郭力铭抱着一摞厚厚的合同,忽然觉得这不像“任务”,更像一份“入职考卷”。跟着前辈的指引,他把散落的合同按类型、编号一一归类,再对着每一份合同的编号仔细核对,最后一笔一画编制出清晰的目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瞬间,他慢慢摸清了财务工作的“版图”——每一份合同都是业务的脉络,每一个编号都藏着规范的密码,每一次分类都是对“严谨”二字的初体验。也就是从那时起,“提前规划、分类整理”的习惯悄悄扎了根。他知道,这份看似琐碎的“前期准备”,是日后应对繁杂财务工作的“定心丸”。
第二关:铁轨上的“流动办公桌”
入职第二个月,师傅司成拍了拍郭力铭的肩膀:“走,去甘南给工友们发工资——以后这类事,就得你自己扛了。”火车轮碾过铁轨的声响里,郭力铭望着窗外倒退的风景,慢慢明白,项目部出纳的办公桌,从来不在固定的格子间里,而是常常在路上。到了甘南的项目部,看着大家接过工资时舒展的眉头,听着有人念叨“这下能给家里寄钱了”,他忽然懂得这份“流动工作”的重量——每一笔工资的顺利交付,都是对工友们日晒雨淋筑路架桥的直接认可。那感觉,像货车跑完长途后的“终点打卡”,像修路完工后的“验收清单”,像返程时握在手里的“载货回执”,让每一份汗水都有了看得见的落点。返程的火车上,窗外的公路像银带般延伸向远方,他忽然觉得,仿佛自己也在亲手铺就一条无形的路——一条让工友们安心、让业务顺畅的“财务通道”,这条路,和甘肃路桥修的每一条实体公路一样,都连着“造福社会”的初心。
第三关:案例里亮起的“警示红灯”
“从前有位前辈,付款时一时疏忽填错了金额,万幸银行复核时发现异常,钱没转出去,才没酿成大错。”师父讲这个案例时,指尖轻轻敲着桌面,郭力铭却听得后背发紧。对财务人来说,这哪里是“故事”,分明是“警示钟”。那天他才真正明白,财务工作从不是“算完账就完事”的轻松活,它更像高空作业:每一个数字都是安全绳上的锁扣,每一次录入都系着企业的资金安全,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偏差,都可能让“安全绳”松动。师父说:“财务工作容不得半分‘想当然’,‘细心’‘较真’不是口号,是扎进每一笔业务里的生命线。”从那以后,郭力铭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遇到模糊的流程,立刻找师父确认;碰到不确定的金额,反复核对凭证——绝不让“大概”“应该”成为工作的漏洞。
他说:愿每一笔收付,都能成为延伸的路石,陪着企业一起铺向山河远阔的未来。毕竟,甘肃路桥在修“脚下的路”,而他自己,想守好“账上的桥”。
三个多月的时光,恰似甘南铁轨上那列载着工资的列车,载着郭力铭初入职场的青涩与热忱倏忽驶过。而合同堆里理出的规范密码、流动办公桌前扛起的责任重量、案例警示中绷紧的严谨之弦,这三关试炼,不是简单的台阶,更像三块坚实的路石,稳稳托着他从校园里“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者,蜕变为财务岗位上能接事、敢担事的实践操作者。
在甘肃路桥,这样的新生力量从不是孤军。他们中,有人跟着工程队在山间丈量路基,有人对着设计图反复打磨细节,有人像郭力铭一样在财务岗上把好每一笔收付——或许岗位不同、起点各异,但都在以“闯关”的勇气突破成长,以“筑路”的踏实积累力量。当这些年轻的脚步与企业的发展同频,当每一份微小的坚守都汇入山河远阔的蓝图,他们终将从“职场新人”成长为“中坚力量”,陪着甘肃路桥一起,把路修得更长,把桥架得更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29日顺达公司丰马施工二标项目被评为2025年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合格项目
- 2025年10月29日康略高速毛垭山连接线与208线养护工程顺利收官
- 2025年08月26日顺达公司: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桥梁建设
- 2025年08月26日一条路 照亮三万人的日常与梦想——康略高速毛垭山隧道连接线通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