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宫长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时代命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涉及价值理念、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治理体系的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必须彻底摒弃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的传统增长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循环经济体系,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运用各类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其次,要着力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体系。在社会层面,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再生资源的精细化分拣和高值化利用,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采用绿色工艺、开发绿色产品,实现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最后,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利用市场化手段为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领域。
推动能源结构绿色革命。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一是要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煤炭消费的减量替代。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统筹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二是要积极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持续扩大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三是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加快智能电网、跨区域输电通道、抽水蓄能电站以及新型储能设施的建设布局,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推动绿色转型的突出位置,以科技革命引领产业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能。一方面,要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科技战略力量。紧密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需求,系统部署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力争在绿色转型的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另一方面,要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核心动能。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离不开每位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要凝聚社会合力,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社会根基。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宣讲政策法规,同时展示先进典型,揭露反面案例,切实提升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二是要积极倡导和推广绿色消费,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环境友好型产品,以绿色消费激发内需潜能,连接生产与消费环节,通过供需的高效匹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三是要建设绿色宜居城乡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深入推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在农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实现城乡绿色协调发展。
作者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30日【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甘南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 2025年10月18日【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 2025年10月11日【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十四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2025年10月11日【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历史性成就 标志性成果 突破性变革——“十四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