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文化新形象】古韵新声润民心——靖远县以戏曲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

 2025/11/11/ 15:09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夏丹丹

  近日,以“涵养文明乡风 赓续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在靖远县火热开演。图片由靖远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夏丹丹

  深秋时节,陇原大地已有几分寒意,但靖远县石门乡、若笠乡富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却暖意融融。

  近日,以“涵养文明乡风 赓续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在靖远县火热开演,靖远县秦剧团带来的《杀庙》《三娘教子》《别窑》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每一出折子戏都富有深意,《周仁回府》中“诚信”二字重如千钧;《三娘教子》中慈母苦心与重教精神穿越时空;《火焰驹》中彰显的仁德与信义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

  “人无信不立,老祖宗的话在理啊!”《周仁回府》落幕,石门乡观演群众王兴飞感慨道。

  据了解,本次演出剧目经过精心策划与反复论证后选定,旨在通过经典剧目生动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精神内核。

  “这些剧目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特色,那就是注重弘扬高尚的道德,弘扬仁、义、礼、智、信等社会正能量,这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一脉相承。”靖远县秦剧团负责人谢宝生介绍。

  为了让传统艺术更好地被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所理解和接受,石门乡、若笠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另辟蹊径,采用“演+讲”“观+议”等方式开展演出。

  在剧目间歇,文化志愿者登上舞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剧情背景、人物关系和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并巧妙联系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厚养礼葬、邻里互助等移风易俗具体要求。演出结束后,文化志愿者还组织意犹未尽的村民开展“戏里戏外话新风”小型讨论会,让戏曲的教化作用在思想碰撞中得以深化和延伸。

  “今天听了这几场戏和讲解才明白,这里面讲的孝道、诚信、担当,都是咱老百姓做人的根本。”若笠乡富民社区观演群众马志强说。

  折子戏演出是靖远县“戏曲进乡村·文明润万家”系列活动的缩影。

  靖远戏曲历史悠久,近年来,靖远县在原有“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传统戏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宣传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有效载体,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今年以来,开展“戏曲进乡村”系列活动300场次,受众20.38万余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我们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南。”靖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干部魏玉娟表示,要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