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夏县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图片由临夏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通讯员 崔皎
一条条柏油路蜿蜒穿梭于临夏县山川村落,串联起田间地头的丰收希望;一辆辆城乡公交平稳行驶在县乡之间,承载着群众出行的幸福期盼;一个个物流站点扎根乡村沃土,打通了产销对接的便捷通道……近年来,临夏县以“建管养运”一体推进为总抓手,匠心铺就便民、惠民、富民的交通网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以前去县城得绕土路,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30分钟就能上国省道,1个半小时就能到兰州,太方便了!”家住临夏县北塬镇的村民魏大明感慨道。
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先行官”。临夏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创新探索“交通+”发展模式,让农村公路从“出行路”变身“产业路”“致富路”。坚持“外联内通、互联互通”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县域发展全局,与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及乡村产业布局同频共振。当地还聚焦群众出行痛点,重点实施干线公路升级、农村路网提档、自然村通达等工程,延伸硬化沙土路、拓宽打通瓶颈路、改造提升老化路,实现交通“大动脉”与乡村“微循环”高效衔接。
“十四五”以来,临夏县累计改造普通省道74.5公里、县道68.2公里、乡道52.6公里、村社道路216.3公里,硬化自然村道路180.5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17.7公里。如今,全县所有乡镇均通四级及以上公路,乡村沥青路、水泥路通达率100%,群众到户路和巷道门台水泥硬化实现全覆盖。
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临夏县段串联起沿线生态美景与民俗风情,入选2023年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S106线关滩村至八里寺社道路凭借高颜值与实用性,获评2022年度陇原“最美农村路”;槐树关东路、环莲花湖公路等一条条产业路纵横交错,将特色农业基地、乡村旅游景点、商贸集中区紧密相连。
“十四五”期间,临夏县累计建设产业富民路305条155.4公里,推动交通与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商贸美食深度融合。便捷的交通不仅让游客“走进来”,更让农特产品“走出去”,真正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综合效应。
“以前村里没公交,去县城十分不便,现在公交车定时定点,票价还便宜。”谈及城乡公交带来的便利,麻尼寺沟乡村民康永全赞不绝口。
近年来,临夏县以提升公共服务为核心,打破“十三五”末县域公交“空白”局面,积极推行“公交下乡、农线进城”模式,目前已开通县域及县市之间公交线路13条、农村客运班线81条,惠及群众约45万人。
在物流服务方面,临夏县构建“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三级物流网络,建设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3个、乡镇电商服务站2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邮政物流代办点)218个,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100%,快递进村率达98.4%,彻底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路通则百业兴,道顺则民心畅。临夏县以路网为脉络,畅通了民生福祉与产业发展的“双向道”,织就了区域协同与乡村振兴的“共赢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1月12日【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甘肃省人社惠民成效显著
- 2025年11月08日【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成果亮眼
- 2025年11月09日【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 2025年11月07日【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我省水利“十四五”收官成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