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临夏农特好物“触网”热销——临夏州“双十一”电商销售见闻

 2025/11/14/ 11:40 来源:民族日报 记者 郭慧霞

临夏农特好物“触网”热销

——我州“双十一”电商销售见闻

  临夏融媒记者 郭慧霞

  11月11日上午10时,和政县双创孵化园的全景直播间里,暖黄色灯光打在主播马晓燕手中的锅盔上,用刀切开后,层次分明的面饼散发出阵阵麦香。“家人们,看这酥皮,刚从园区合作的老字号作坊出炉,现在下单还送两包特色辣条!”话音刚落,弹幕里消费者的留言接连弹出。她侧身指向屏幕下方的购物车图标说:“没找到链接的家人点这里,都是现做现发!”直播间角落的副播则忙着回复评论区的提问,时不时举起手机展示产品。

  孵化园三楼的办公室里,电子屏上实时销售数据不断跳动着。甘肃省鸿鹄创客发展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位上,运营总监马楠正盯着后台数据说:“今年‘双十一’,孵化园牵头组织园内企业开展本地农产品促销活动,让大家享受到最优惠的福利。此次‘双十一’销售产品有335种,其中农特产品有156种,锅盔、白饼、酸辣粉和香肠等口碑很好,销售表现远超预期。锅盔上线即爆火,香肠的订单也持续稳步增长。”

  在孵化园的售后客服区,10多位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快速回复消息。“您好,您购买的牛羊肉礼盒预计明天送达,收到后记得冷冻保存哦。”“申请退款的话,这边已经帮您加急处理,预计24小时内到账。”……客服人员一边打字,一边把常见问题答案整理成文档。他说:“今天的咨询量是平时的几倍,大部分是问物流进度和产品保存方法,我们提前做了话术模板,方便客户咨询。”旁边的售后处理台上,放着刚收到的退换货包裹,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后,将可二次销售的产品重新打包,有质量问题的则登记备案,联系合作商改进。

  “‘双十一’不仅是一场电商促销,也彰显了孵化园以电商为桥,助力本地特色产品出圈、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这一举措,让更多优质本土产品通过电商走进千家万户,点亮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新路径。”马楠说。

  这样的销售热潮并非个例。据州商务局统计数据,2025年“双十一”期间,我州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9亿元,同比增长11%。

  “为抢抓‘双十一’消费节点,州商务局提前谋划,深入各县市电商企业,开展服务协调工作,指导企业精心策划营销,备齐备足货源,将我州牛羊肉、鲜切花和调味料等特色产品,通过多元营销方式在各大平台推广销售,有效提升临夏特色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州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0.6亿元,同比增长25%。”州商务局经济协作办公室副主任马美玲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以此销售佳绩为契机,聚焦电商龙头企业培育、网货品牌打造和电商人才培训,持续强化政策赋能与资源整合,推动我州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玻璃温室直播间里,同样热闹非凡。主播站在一片姹紫嫣红中的鲜花中,手中捧着一束刚修剪好的香槟玫瑰:“家人们,看这花苞,比拳头还大,养两天就能全开,想要的赶紧点链接!”镜头特写里,花瓣上的水珠晶莹剔透,评论区瞬间被“已拍”“求加库存”的留言刷屏。直播间背景里,工人正忙着将打包好的花束装进保温箱,箱子里还贴心地放了保鲜剂和养护说明书。

  “花农把开放度刚好的鲜花挑出来,经过分拣、修剪和消毒后,第一时间送到直播间,确保客户收到时状态最佳。”鲜花港电商部负责人王学亭介绍,“今年我们推出了‘9.9元秒杀’活动,鲜花也有新的品类,还有会员卡能保障大家在‘双十一’后买鲜花也能享受到优惠。”

  从田间地头的新鲜食材到温室大棚的美丽花卉,从传统手作的烟火滋味到现代工艺的特色食品,临夏的特色好物正通过电商平台,跨越山川运往全国。这场“双十一”的丰收,不仅是一次销售数字的突破,还是我州激活特色产业活力、拓宽农产品销路的有力探索,为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云”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