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乡村振兴在路上】
籽粒玉米在新区高海拔区域试种成功
——平均每亩收入过千元

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兰州新区报记者李佳丽 摄
兰州新区报记者 李佳丽
时下,新区项目建设中心籽粒玉米种植基地里,沉甸甸的金黄果穗压弯秸秆,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切割、摘穗、脱粒一气呵成。田埂边,合作社社员手持测产仪记录数据,捧着饱满的玉米籽粒,笑意绽满脸庞。
“真没想到,咱这高海拔的地,能种出这么好的籽粒玉米。”上川镇古联村种植户李学金的话语里满是惊喜。这份惊喜,源于3年来的持续探索。“我们在高标准农田开展籽粒玉米试验种植,靠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数智化精细管理,今年总算在高海拔区域种成了。”甘肃丝路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庚录介绍,今年公司在新区种植玉米1.6万余亩,预计收入能够超过2000万元。
采收装车的玉米,直奔不远处的粮食烘干区,厂区内传送带将刚采收的湿玉米源源不断送入塔中,烘干后的干粮经冷却、筛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直接装车发往周边大型饲料厂和云贵川等地区。
“以前收了湿粮全靠天晒,现在烘干塔24小时不停转,湿粮2小时就能烘成达标干粮,损耗率从10%降到2%以下。”郭庚录指着控制柜说,这套设备日烘干能力达600吨,今年已累计烘干玉米8000多吨,完全能够满足周边基地的采收需求,真正实现了玉米“种收烘加”一体化。
针对新区玉米订单增长、农户晾晒难的痛点,新区项目建设中心精准布局3个粮食烘干项目,配套4座烘干塔,全部投运日烘干能力可达到1700吨。这不仅能显著提升粮食品质和商品价值,解决晾晒、仓储难题,更能通过产业链延伸拓宽就业路,让农户“种得好”更“卖得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截至目前,加工后的籽粒玉米已实现销售超1.6万吨,库存1.1万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1月12日量身定“职”聚人才——兰州新区外贸电商专场招聘见闻
- 2025年11月11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数字丝路国际贸易创新区正式启幕
- 2025年11月11日兰州新区创新推行“一病五方”诊疗模式
- 2025年11月11日【强信心 看发展】1—10月 兰州新区新设立经营主体超60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