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雄狮舞动振兴路——看兰州新区西槽村如何“活化”古老技艺

 2025/11/14/ 15:13 来源:兰州新区报 记者 祁瑞龙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乡村振兴在路上】

雄狮舞动振兴路

——看西槽村如何“活化”古老技艺

“狮子登杆”表演。资料图

  兰州新区报记者 祁瑞龙

  当铿锵的锣鼓响起,不再是走街串巷的即兴表演,而是聚光灯下赢得满堂喝彩的专业演出;当笨重的牛皮狮头,借助现代工艺成功减负,舞动得更加灵动飘逸;当百年前的传艺故事,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鲜活再现,引得年轻人驻足惊叹……这一变化,正发生在兰州新区中川镇西槽村。这里,一项名为“狮子登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其崭新的姿态,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强力支点。

  西槽村,曾是中川镇的中心。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村民们搬入了城市社区,但那份植根于血脉的乡土文化记忆却从未褪色。其中,“狮子登杆”作为村里的文化瑰宝,如何在时代变迁中避免“人走技失”成为村党支部思考的首要问题。

  转机发生在2024年3月。西槽村果断决策,以村集体经济资金注册成立了兰州新区喜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标志着“狮子登杆”从一项需要保护的民间技艺,正式转型为可市场化运营的文化产品。该公司的成立,为非遗传承开辟了“自我造血”的通道。承接商业演出、开发文创产品,将传统的社火表演转化为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

  更可喜的是,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村民们通过“技艺入股”“演出分红”等方式,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文化带来的红利。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喜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承接文艺演出近30场次,其中“狮子登杆”专项演出5场。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以“狮子登杆”这一“品”传承弘扬为核心,西槽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除了文化产业的直接收益,村集体还通过入股优质企业,每年获得稳定分红84万余元。

  西槽村的实践证明,“一村一品”绝非简单地找一个特产,而是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创新化的运营,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一头“醒”来的非遗雄狮,正凌空舞动,不仅舞出了文化自信,更舞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