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本土食材的“新江湖”:甘肃特色饮品激活文旅消费“新”增长

 2025/11/18/ 08: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张栎

本土食材的“新江湖”:甘肃特色饮品激活文旅消费“新”增长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当甜醅子与奶茶碰撞、浆水与酸奶混搭、中药材变身时尚茶饮,甘肃特色饮品领域正涌起创新热潮。从“放哈”甜醅子奶茶年销530万杯,到甘肃省博物馆与庄园乳业联名酸奶的文创热潮,再到佛慈制药跨界养生茶饮的破圈尝试,这些扎根本土食材的创新饮品,构建起多元竞争的“饮品江湖”,为甘肃文旅消费注入强劲活力。

  风味争霸:本土食材撑起“半边天”

  位于兰州市中山路的甘肃放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连锁茶饮品牌“放哈”门店前,游客常排长队抢购甜醅子奶茶。上海游客陈雨桐感叹道:“这酒酿颗粒的口感太绝了,在其他地方根本喝不到。”不远处,佛慈茶馆(佛慈制药旗下品牌)的“卿卿桃花饮”以黄芪、当归为原料,吸引着众多养生游客。

  这场“江湖争霸”的核心是本土食材的创新突围。2010年,“放哈”率先以甜醅子闯入饮品市场。“当时没人看好把西北小吃加进奶茶,我们光调试茶底就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放哈”品牌市场部负责人石亚娟介绍,团队试过十余种茶底,最终用茉莉花茶平衡甜醅子的发酵味。这款“初代爆款”如今年销530万杯,累计销量破1亿杯。

  随后,“放哈”改良出柠檬薄荷浆水。“传统浆水太酸,年轻人不爱喝,加了柠檬和薄荷后,清爽感一下就出来了。”石亚娟说,新品首月销量破10万杯,复购率达40%,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

  甘肃省博物馆与庄园乳业的联名酸奶,靠“文创+特产”组合拳出圈。定西土豆、武都花椒、静宁苹果等本土食材,经低温研磨、标准化发酵,变身印着“花椒”“土豆”和“苹果”的酸奶。产品一上市就引发热议,不少游客购买品尝,成了“特产派”代表。

  百年药企佛慈制药的跨界,带来“养生派”新势力。“乌漆嘛黑”用龙眼、桑葚搭配黄芪,“卿卿桃花饮”以当归为基底,上市3个月就卖了数万杯,70%消费者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兰州佛慈国际商务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安宁透露,他们请专家调配口感,让养生饮品不再“难喝”,即将推出的玉米须咖啡,有望成为“江湖”新宠。

  文化赋能:“江湖信物”串联文旅新场景

  在甘肃特色饮品“新江湖”里,每一杯饮品都是承载文化的“江湖信物”。“放哈”的杯套印着“烦事先放哈”的兰州方言,门店装修绘制着丹霞、大漠景观。石亚娟说:“我们想通过这些细节,传递西北人的豁达。”“手握放哈奶茶,才算到过兰州”成了社交平台的热梗,让这杯奶茶成了连接游客与兰州的“情感纽带”。

  佛慈茶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名的“大慈大‘杯’”,把“信物”属性拉满。将黄芪拟人化设计融入杯套,每杯饮品成为传统文化载体。很多游客一边逛博物馆,一边喝黄芪补气饮,实现了“饮品—文创—文旅”的联动。

  甘肃省博物馆与庄园乳业的“联萌”酸奶,是甘肃“土特产信物”的佼佼者。酸奶融合了甘肃省博物馆热门文创IP“土豆子”“赢麻了”“苹果妹妹”,将酸奶与定西土豆、陇南花椒、静宁苹果三大甘肃地理标志产品相结合,打造出“有故事、有文化、有家乡味”的甘肃新风味。有游客喝完酸奶,还专门寄回家和家人分享,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围绕甘肃省博物馆标志性文创IP“绿马”设计包装的绿马限定款浆水酸奶,强化了产品辨识度,既有趣味性又凸显文化价值,成了游客带走甘肃记忆的“特产信物”。

  “活水”涌动:创新饮品带动产业文旅双旺

  越来越多企业愿意投资创新饮品,源于该赛道的巨大潜力与多元价值。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预计2025年将突破3700亿元。这一赛道消费韧性强,三四线城市及县域下沉市场8.9%的增速,更拓宽了增长空间。

  甘肃本地品牌精准把握趋势,深挖本土风物。“兰与茶”将永登苦水玫瑰、武威天祝藜麦、兰州百合等特色食材融入茶饮研发,推出苦水玫瑰奶盖、藜麦百合杏仁冻等差异化产品,门店在兰州多地落地开花,印证了赛道的盈利潜力。

  这些创新饮品也悄然改变甘肃文旅消费场景。2025年,来甘游客大多会购买特色饮品并在社交平台分享,间接带动甘肃文旅话题曝光量大幅上涨。一杯饮品就是一个引流入口,让游客从“尝味道”到“品文化”,再到“游甘肃”。“饮品+文旅”的联动效应,让投资创新茶饮不仅能获得商业收益,还能借助文旅流量实现品牌增值,提升企业投资意愿。

  在“活水”的滋养下,甘肃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庄园乳业的产品通过冷链走进周边省市商超。就业市场也一片红火,“放哈”133家门店创造了2000多个岗位,佛慈与3所职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每年输出百余人。

  如今,甘肃特色饮品的“新江湖”还在扩容,这汪“春水”持续滋养文旅消费。这杯西北味,既守住了本土根,又搅动了新市场,未来充满更多可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