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筑牢根基 激活动能 甘肃以改革实效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图景

 2025/11/19/ 08: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筑牢根基 激活动能

——甘肃以改革实效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图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聚焦粮食安全、集体产权、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以改革之笔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省始终将其置于农村改革的首要位置,以扎实举措筑牢“粮袋子”保障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连续多年印发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围绕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1260万吨以上的目标,逐级签订责任书,及时下达各类惠农资金,联合开展“护春耕、促增收”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提升粮食单产是稳定产能的核心抓手。我省制定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专项方案,布局建设了一批整建制单产提升示范县和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在重点市(县)设立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秋粮生产态势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传捷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优先将21个粮食产能提升县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全省高标准农田占比已达47.2%。今年各地建设热情持续高涨,凉州区启动23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陇西县同步推进云田镇、通安驿镇等多个片区建设,新建规模超1.4万亩。

  针对盐碱地治理难题,我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景泰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扎实推进,为拓展耕地资源贡献“甘肃智慧”。同时,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保障,全面实施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2025年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粮食安全增添了“保险锁”。

  释放集体经济“源动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的关键举措。我省持续推进专项试点,2025年聚焦集体资产权属归位、账务分设等重点任务,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宣传培训,推动改革向纵深突破。

  在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方面,我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纪委牵头、专班驻村”模式严查管理漏洞,全省升级改造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实现了“三资”管理信息化、透明化,从源头防范了风险。

  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成效显著。兰州市、张掖市甘州区作为部级试点,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达8.85亿元,甘州区完成交易101宗,相关试点经验已在全省推广,有效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

  全省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各地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牧户”的多方共赢格局。《甘肃省农村集体财产管理条例》已顺利进入立法程序,将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

  改革进程中,我省大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各地聚焦“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优势特色产业,总投资26.6亿元实施196个先行基地重点项目,预计2025年底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在兜底保障领域,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优化升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一键申报”系统,实现手机端申报、核查、审批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减轻基层负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开创了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工作新局面。

  在持续优化“一键申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的同时,我省安排衔接资金235.4亿元,其中产业资金占比超60%;9.4万个合作社带动243.5万户农户发展,全年计划输转脱贫劳动力190万人以上。此外,与东西部协作省份共同构建新型帮扶体系,多元化帮扶格局加速形成。

  当前,甘肃省正以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引擎,在粮食安全、产权制度、城乡融合等改革赛道上同步发力、提质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奋力书写农业强省建设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