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活”起来 思政育人“实”起来
近日,“万名敦煌学子冬游莫高”主题研学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敦煌市中小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石窟,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探寻之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近距离欣赏壁画、彩塑,聆听千年丝路故事与文物保护历程。在敦煌莫高里工匠村,学子们化身“小工匠”,学习泥板画制作技艺。让学子们读懂敦煌艺术的匠心,让敦煌文化在青春血脉中扎根。
“十四五”期间,敦煌市立足本土文化沃土,精准破解育人过程中的“理论空转”痛点,以“传承本土文脉、厚植家国情怀”为核心,依托“敦煌文化进校园”这一重要载体,盘活各类社会实践资源,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传承、素质教育、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说教”变为“沉浸式体验”。
敦煌市精心打造“行走课堂”品牌,组织学生走进莫高窟、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触手可及”。“敦煌石窟艺术进校园”“敦煌历史文化零距离”等系列研学活动,累计吸引超3.5万名中小学生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近1万名学生观看《又见敦煌》《乐动敦煌》等经典演艺剧目,学生在光影流转、歌舞蹁跹中感受丝路文化的魅力。
不止研学课堂,敦煌文化的种子更在校园日常中悄然生长。“小朋友们看,把纸对折再对折,沿着这条线慢慢剪,打开就会有惊喜哦。”在敦煌市第四幼儿园的教室里,敦煌非遗剪纸传承人庄生娟正手把手指导孩子们。“非遗剪纸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主题活动已成为校园常态,孩子们在趣味实践中,与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亲密对话。
敦煌市各中小学聚焦课后服务提质,紧扣“双减”政策要求,开设了以敦煌壁画研习、飞天舞蹈、泥板画等为主题的20多个敦煌文化特色社团,让学生在兴趣引领下深度触摸本土文化。以“非遗润童心”为主题,常态化开展敦煌曲子戏、敦煌剪纸、敦煌舞蹈等非遗传承活动,非遗魅力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
在校园之外,公共文化空间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11月初,敦煌市图书馆内人头攒动,一场“童趣染金箔 非遗绘敦煌”主题体验活动热闹上演。孩子们手持金箔,在老师指导下勾勒敦煌元素,金色的光泽与童真的想象交融,为壁画中的经典形象赋予了新的活力。
敦煌市依托公共文化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资源,巧妙融入敦煌文化、丝路精神等本土元素,打造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沉浸式育人空间。精心培育“红领巾公益课堂”“同心圆工作室”等特色品牌,开展“周末亲子绘本故事坊”“家教赋能伴成长”等各类活动300余场次,吸引2万余名青少年参与,让思政教育在实践体验中走深走实。
龚晓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19日敦煌石窟艺术彩塑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敦煌研究院举办
- 2025年09月21日【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石窟艺术中的色彩表现
- 2025年09月21日“甘肃文史大讲堂·金城讲堂”敦煌音乐专题讲座开讲
- 2025年06月01日共绘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