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思想引领 法治护航——习近平法治思想陇原实践厅局(部门)探索】肖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全省法治公安建设新局面

 2025/11/24/ 08:3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肖春

【思想引领 法治护航——习近平法治思想陇原实践厅局(部门)探索】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全省法治公安建设新局面

  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肖春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甘肃公安机关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在完善体系、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示范带动上下功夫,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坚持政治引领,确保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始终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公安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一是突出政治领导。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的内在关系,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成立由省公安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法治公安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甘肃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公安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八个配套办法,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二是突出思想领导。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警政治轮训的必修课、常修课,分级分类开展政治轮训500余次;制定落实领导班子会前学法制度,开展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讲授“法治专题课”活动,示范引领全警树牢法治意识、恪守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担当。三是突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规定,健全完善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制度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的督促检查、问效问责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法治公安建设中落地落实。

  聚焦服务大局,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推动实施产业警务、生态警务、文旅警务、畅安警务、民生警务“五大警务”,更好地满足发展所需、回应民心所盼。一是护航高质量发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七项措施”,建立常态化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包抓联企业5355家,为重大项目派驻“护航警官”1949名,化解涉企矛盾纠纷6000余起。特别是深入开展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查纠问题瑕疵4700余个,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专心发展。二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5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2项高频事项接入“甘快办”,开通临时居民身份证办理、子女投靠父母户口迁移等“跨省通办”业务,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轻微事故快处快撤全面推广,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三是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精心组织开展“12·2”交通安全日、“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等普法活动,开设“普法微课堂”“警徽闪耀”等专栏,让法律知识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特别是道路交通治理中注重提升参与人的法治素养,通过推送短信、导航提醒、现场宣传、服务区提示等方式,促进文明驾驶成为习惯,安全出行成为常态。

  践行为民初心,全力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坚持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作为法治公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一是严打突出犯罪。深入实施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掉村霸、乡霸、沙霸、矿霸、街霸、市霸“六霸”110余个,刑事发案降至近16年最低,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二是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建立“警调对接”“一警情三推送”“大数据研判+社区警务+综治中心”等机制,年均跟进化解矛盾纠纷近10万起,每10万人命案发案数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较十年前下降了三分之二。三是织密安全网络。在全省人员密集、治安复杂部位设置警务室、警务站,全方位全时空守护群众安全;深化“减量控大”行动,建立94支城市“交警快骑队”疏堵保畅,为群众创造安全畅通出行环境;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网络违法犯罪,破案1.5万起,打击处理1.7万人,让人民群众网上网下都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规范执法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是完善执法制度。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先后推动出台《甘肃省禁毒条例》《甘肃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紧盯接处警、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等环节,健全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异地办案协作、规范涉企执法、办理重大敏感刑事案件“五必须五一律”等制度规范,废改立公安内部执法制度439项,建立长效机制35项,为一线实战提供了有效指引。二是严密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建成投用93个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基层所队配备法制监督员1392名,聘请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80名,联合检察机关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118个,先后组织开展积案清理、超期办案等专项整治,监督立案、监督撤案、无罪不捕不起诉三项数据大幅下降。三是改进执法方式。统筹把握法律“文本法”和群众“内心法”,探索实行设定情况下交通管理“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等措施,较好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锻造过硬队伍,全面提升法治能力素养。公安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法治公安建设成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着力锻造过硬公安铁军。一是注重能力提升。大力实施“法治练兵”,开展领导带头主办案件、包抓化解疑难信访案件活动,年均组织开展法治讲堂、旁听庭审等活动600余次,为基层送法送教700余次,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二是强化人才培养。组建法制民警、法制监督员和公职律师、法律顾问、法学教师等组成的公安法制人才库,加强执法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高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选派法律专业民警到执法办案关键岗位锻炼,全警法治素养持续提升。三是严明纪律规矩。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公安部“六项规定”等铁规禁令,大力纠治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推动法治公安建设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