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西部地理】陇东回中道:解读2000多年前的一段丝绸古道

 2019/03/15/ 09:41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2 先有回中山,后有回中道?

  实际上几年前,记者途经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穿越关山去往陕西陇县,就已经触摸到它的脉络。固关镇,就是回中道的一个关键性地名。站在固关镇街头探看,远处的关山逶迤苍茫,蜿蜒如龙。是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条古道,关山上曾经设立了不少关隘,固关首当其冲。虽然名曰“固关”,其实据历史记载固关是故关谐音而得名,据陇州35公里处为故关;“昌盛则固关”,它只是陇关古道上西行翻越陇山的一个驿站,一处兵站,一条老街。

  “关山”,是六盘山脉南部自南向北近百公里绵延山麓的泛称。由于群山逶迤、沟壑遍布、风景优美、人迹罕至,户外玩家在关山山麓探索出多条穿越线路,并在口头描述、网文游记、路轨文件中,将这些从陇县、华亭一带穿越关山至张家川、庄浪的线路称为“回中道”。记者查阅《中国历史地图集》,其标注的“回中道”,似与驴友们所标注的线路暗合,东南起于陕西凤翔县,经陇县西北部的固关镇(距华亭市麻庵乡约20公里),逆水而上,从窄石峡(华亭与陇县交界处)进入华亭市麻庵乡境,再由华亭出泾源至平凉四十里铺、最后出省到宁夏彭阳县西至固原。这条线路恰好位于六盘山脉东西两条主脉间的凹地之中,南起千河河谷,北出萧关抵清水河谷,途经的华亭市南有 “回中”、“回城”等,《中国历史地图集》载为 “回中道”。

  按照历史典籍的记载,“回中道”还是天子出巡北疆的道路,有多位帝王由回中道北巡:“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史记·孝武本纪》)、“六年冬,行幸回中……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不经过泾川境内,汉武帝是如何到回中山拜祭西王母呢?记者一头雾水,查找资料,记者又发现对于途经平凉的“回中道”路线的另一种解读,从雍(今陕西凤翔)起,经今灵台、泾川、庆阳、环县,西至高平 (今固原)。从凤翔至灵台因沿途泾川有 “回中山”,这条道路被称为“回中道”,按此观点,自然先有回中山,后有回中道。

  这两种观点,回中道的起点终点无异议,只是所经路线有所不同。

  3 出关中绕陇山通西域的理想路线

  “回中道”,最晚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出现,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陇西(今甘肃省南部)、北地(今宁夏),出鸡头山(今甘肃省平凉崆峒山),过回中道,此路得到较好的修治。但真正使回中道名气大震的是汉武帝,他一生中大的出巡有20多次,远超5次巡行的秦始皇。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安定郡,隶属21县,郡治高平县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安定郡遂成为关中通往西北地区的重镇,其设置进一步促成了回中道的开发。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始巡郡国”,北出萧关,猎于新秦中,随从“数万骑”。从“天马徕兮从西级,经万里兮归有得。成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的诗句中,可以看到汉武帝的自信和豪迈。

  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下令修通长安起关中至安定的交通干道。回中道的修建规模比起秦驰道而言大幅“缩水”,主要原因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乐府《上之回》称:“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描述的便是当年修通回中道的盛况。

  古人在选择交通线路时,往往依山傍水逆流而行。在交通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回中道集军事与商贸双重职能于一身,是西出关中绕过陇山通向西域的理想路线。当时的商旅驼队、使节军队,从长安出发走回中道接萧关道,直至到达河西重镇武威,一时回中道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景象。此时回中道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由固原通往关中,向北通往河西、西域的必经之道。

  后来,随着陇关道的开辟,逐渐成为由经陇州入陇进入秦州及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回中道的入陇地位逐渐被取代,但它的功能并没有消失,宝平高速火烧寨至平凉段规划路段大致路线即经过了古回中道,昔日故道沿途烽燧墩台遗址依稀可辨,石拱寺、朝阳观、建沟石佛群等古迹仍可觅踪,让人一发思古之幽情。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小雷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