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理论】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高等教育品牌建设

 2019/04/10/ 05:2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李硕豪

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高等教育品牌建设

  李硕豪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省高校在中亚研究、留学教育、国际职业教育等领域已经形成特色,初具品牌效应。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高等教育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高端智库品牌建设。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高校具有“一带一路”背景的智库中,兰州大学的中亚研究所具有高端智库品牌建设价值。中亚地区是我国陆上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一个和平友好的中亚对我国西部边疆安全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等原因,中亚研究日益成为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以中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众多,其中被教育部备案的与中亚有关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多达22个。我省高校涉及中亚问题的研究机构多达20个。尽管我国的中亚研究机构众多,但最具研究实力的是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先后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和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影响力第4名,已经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中亚问题研究机构,也是国家中亚问题决策的重要咨询机构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将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打造成集“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别研究,为政府、企业和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开展“一带一路”学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新型高端品牌智库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较好的操作性。展望未来,该所应建设成为聚焦中亚研究,辐射南亚、西亚和俄罗斯研究的泛中亚研究机构,并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层次的中亚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别研究专业化水平。在研究队伍建设上应放眼全球,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中亚国家有相对优势的条件,吸引与中亚研究方向相符的中亚地区国家优秀专家和优秀博士毕业生加盟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还可在中亚地区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设立海外研究机构,将研究人员送往研究对象国进行不定期专题考察研究,这不仅可以提高研究质量,而且可以大大增强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国的社会感知和文化体验,对他们成长为优秀的“中亚通”国别研究专家大有裨益。

  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国际职业教育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旦种暮成、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高级技能型石化人才十分短缺,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具有较强的高级技能型石化人才培养能力。该校是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社会影响力最大、专业最全、学生人数最多、就业最好的学校,是石油化工职业教育名副其实的“工匠摇篮”。目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实施“官产学”中国—文莱1+1+1恒逸石化技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的背景是,浙江恒逸石化公司在文莱投资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文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缺乏成熟的石化技术人才,需要对当地录用人员进行专业培养。经浙江恒逸石化公司、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文莱技术教育学院共同协商达成协议,联合开展1+1+1分段式石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即文莱技术教育学院招收的当地学生作为恒逸石化文莱项目的新员工,并由其完成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教育,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第二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训教育,浙江恒逸石化公司开展第三阶段的企业岗位实践教育。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与文莱技术教育学院学分互认,对完成学习内容、考核合格的学生发双文凭。目前,第一批30名学生已经入学。该项目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为“一带一路”石化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积极探索。不仅如此,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官产学”国际职业教育项目正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其余中国石化企业扩展,该校有望建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级技能型石化人才培养基地,将其培育成我省“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教育品牌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作者系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