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人民日报】干涸湖泊漾碧波,荒山秃岭披绿装 西北缘何呈现“暖湿化”趋势

 2019/11/13/ 11:21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刘毅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北地区西部降水量及河流径流量增加

  甘肃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缺水,年均降雨量只有113毫米、蒸发量却达2644毫米。

  近些年,民勤全县唯一的地表水源石羊河来水大幅增加,石羊河的尾闾湖青土湖曾干涸半个多世纪,现在重现波光粼粼、水鸟飞翔的美景。甘肃省水文局地下水位观测站的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比2007年上升近1米。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停止下降,部分区域开始回升。

  近年来,西北不少地方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出山口径流量增大,湖泊及地下水水位上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主任张太西介绍,从新疆全境以及北疆、天山山区、南疆各分区的年降水量来看,呈现一致的增多趋势,新疆2011—2018年年均降水量,比上世纪60年代增多了43.5毫米,增幅为30%。2016年,新疆平均降水量为247.6毫米,偏多近五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

  “现在,西北地区西部降水增加趋势持续了30多年,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降水趋势增加期,也超过了计算基准气候态的30年气候期限,所以西北地区西部降水增加趋势基本可以肯定了。”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说。

  其实,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的现象,科学家早已作出预判。21世纪初,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施雅风院士等专家,提出了西北地区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将持续数十年的年代际变化。当然,这里的“暖”“湿”,都是相对而言。

  西北地区非常广袤,各地气候各异,变化特征也有明显差别。不过,大量科学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施雅风院士等专家当年的判断具有一定先见性。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毛炜峄表示,科研人员对1961—2015年西北各气候分区的降水变化开展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除西北东部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外,西北其他地区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根据施雅风院士当时使用的气候系统指标,其变化特征反映出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在变暖的同时出现了降水量增加、河流出山口径流量增大、冰川消融加剧等现象”。

  “但是,对这一趋势也要科学看待。”张强指出,不应过分夸大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对气候状态的改变程度。目前西北地区西部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约10毫米,30多年累计增加不超过35毫米,当前降水量还没有超过上世纪初的水平。此外,不应把西北地区西部与东部混为一谈,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只是最近10多年有一定的波动增加趋势,此前一直都是持续减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气候的干旱和湿润两个状态间有着“万里之遥”,从干旱向湿润的方向迈出几步,并不表明一定可以到达湿润状态。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可能让干旱和湿润间的距离变得更遥远。

  西北地区西部总体仍将是温凉干旱的气候环境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以及区域水循环受到显著影响。毛炜峄表示,从水资源量的角度考虑,降水量增加、河流地表径流量增大等,都意味着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更丰富了,因此有所谓“变湿”的说法,“但是,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降水、径流仅是水循环的部分环节,变暖还会加剧地表植被蒸腾和土壤水分蒸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利于气候‘变干’”。张太西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对干旱情况的分析表明,新疆干旱程度在1997年之前为“干旱缓解”期,之后为“干旱增强”期;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近10年干旱区面积增加16.3%,干旱频率增加、站次比上升,但极端干旱区面积减少17.1%。

  魏科指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取决于多个因子,最主要的参数是降水量和蒸发量。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变化,并不是简单基于降水,而是要综合考虑降水和蒸发的共同作用,考察干湿指数的变化情况。

  有研究指出,近年来西北地区气温上升,带来了潜在蒸发量增加,蒸发量的增幅远超降水的增幅。“西北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降水与潜在蒸发相差一个数量级,属于极端干旱区域,降水增加只是意味着极端干旱状况的些许缓解。”魏科说。

  “西北地区西部目前的降水量增加趋势只是量上的变化,还算不上是质的改变,还不足以改变西北地区的基本气候状态。西北地区西部总体上仍将是温凉干旱的气候环境,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不可能变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张强认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