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滴橄榄油,浓缩着一代代人的家国情怀
冬日,漫步于陇南的白龙江畔,灰蒙蒙的天空,冷冰冰的江水,令人心情颇为抑郁。放眼望去,唯有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橄榄树,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这不禁让人脑海中浮现出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流行歌——《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橄榄油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烹调功效。
传说最早起源于希腊的油橄榄树,正是油用树种。
橄榄枝在西方,是和平、幸福、希望、友谊、健康的象征。油橄榄树对土壤、气温、日照、降水量等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除地中海沿岸广为种植外,其他地区只能选择在适生区零星种植。橄榄油也因其产量少和营养价值高成为世界上的稀缺资源,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世界橄榄油的总产量中,特级初榨橄榄油仅占25%左右。
这些原本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如何又在陇南开花结果呢?这还得从5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说起。
1963年冬天,周恩来总理到阿尔巴尼亚访问。阿政府赠送了一万多株油橄榄树苗,作为“中阿友谊树”被正式引入我国,在长江流域8个省区12个引种点试种,正式拉开了我国种植油橄榄的序幕。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最大规模的林业引种试验。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亲手种下了第一株油橄榄树。
从此,中国的油橄榄浸透着周总理的关心和爱护,在我国林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个原来只适合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珍贵物种,历经风雨沧桑,在中国扎根落户,繁衍生息。
但由于其本身的“娇气”和对气候条件十分敏感,加之一些人为因素的破坏,油橄榄树在一些试种区停滞不前,甚至改换门庭。
不过,中国的陇南却一枝独秀。现在,陇南油橄榄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橄榄鲜果和橄榄油产量占到全国的9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宋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陇南也开始种油橄榄苗木。后来,尽管宋平同志离开了甘肃,但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甘肃这片热土,也始终关注着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陇南武都种植规模已是全国最大,被列为全国油橄榄种植基地。
说起油橄榄产业,徐纬英教授这个名字不止一次地被陇南人充满敬意地提起。
这位把一生献给了祖国林业事业的老人,牢记着周恩来总理的深情嘱托,在国内首批油橄榄引种试验成功后,走遍全国各地,为油橄榄寻找一方最适宜的水土。她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的油橄榄事业。
因为油橄榄的缘故,徐纬英教授把甘肃当成了第二故乡。她多次来到武都,考察油橄榄发展情况,手把手指导油橄榄的种植。她像关注孩子的成长一样,关注着武都的油橄榄。
“祥宇”,正是徐纬英教授注册的商标,商标“祥宇”二字取自周总理的字“翔宇”的谐音。1996年,她将这个饱含着深情的名字赠予了刘元勇和李慧夫妇二人,缘于他俩对于油橄榄事业的无比热情,这是对中国油橄榄事业奠基人周恩来总理的最好怀念,更增添了他俩发展油橄榄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虽然有着像徐纬英教授这样的林业科技人员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但当初在武都,由于是新生事物,不管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还是广大的群众,对油橄榄知之甚少。油橄榄生长习性如何?适合陇南种植吗?鲜果收购有保障吗?效益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没底,发展初期,没有好的经验可复制,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借鉴。
“起初,我们村没人种植橄榄树,政府把橄榄苗送到地头都没人种。”武都区汉王镇的农民桑代林至今记得村里刚开始种植油橄榄时的情景,他说:“全村群众刚开始时都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害怕赔钱,谁也不敢先栽种。”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两个痴迷于油橄榄种植的人——刘元勇和李慧夫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84年,刘元勇和李慧夫妇,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公职,承包了汉王镇佛堂沟几千亩的荒山荒坡开始种植油橄榄。
“三十里的佛堂沟,一辈子都走不通”。那时的佛堂沟,不仅山大沟深,而且贫瘠枯荒。天旱时,连棵遮太阳的树都没有,这儿兔子都不拉屎……
这片荒寂的土地,颜色是那样单调,容貌是那样憔悴。光秃秃的山头,陡峭的山坡,乱石堆积的沟沟岔岔,到处都是贫困干旱的阴影,想扔,扔不掉;想躲,躲不开……
生活在此的村民,守着石缝中的玉米充饥,望着天上的雨水解渴。一旦遇到天灾年份,暴洪肆虐,泥石俱下,村民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
艰辛的岁月,生活的重负,考验着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村民们。仿佛旷古以来,他们从未做过湿漉漉的绿色梦。
刘元勇和李慧夫妇不信这个邪!
当初政府推广种植油橄榄时,刘元勇和李慧就用它在佛堂沟做绿化苗木。种着种着,他们发现油橄榄抗寒耐旱,四季常绿,病虫害少。于是,越种越多,一年时间,平整山地1200亩,开挖山坡平台1万多条,栽植油橄榄3万多株。
树一年又一年的种下去,佛堂沟的生态改变了,泥石流也被治住了。
2000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将武都区列为“山区经济产业化油橄榄示范项目县”,投入资金90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武都区所属的19个乡镇420个村适宜栽植油橄榄的面积在50万亩左右。自此,陇南掀起了油橄榄产业开发的热潮。
如今的白龙江两岸,一片片油橄榄树枝繁叶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披上了美丽的“绿装”。
这滴橄榄油,承载着两代人情系扶贫的社会担当
刘元勇和李慧夫妇俩,一开始在佛堂沟种油橄榄树,是为了治理泥石流,绿化荒山。
可慢慢地,他们发现,经过持续多年的倾力发展,包括武都区在内的陇南市,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已让全中国的业内同行刮目相看。特别是前些年栽种的油橄榄树已经逐渐到了盛果期,鲜果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如果加工、销售环节跟不上,其后果难以想象……
夫妻俩又开始谋划,向油橄榄林要效益。
1997年,一个专门从事收购、加工、经营油橄榄的“祥宇”公司应运而生。
不忍心让果子烂在果农手中,也为了给种植油橄榄的乡亲有个交代,只要是合格的果子,祥宇公司照单全收。摘下一斤橄榄果能卖到四五元,出门打工一年,抵不上几十株橄榄果的收入。这样的好事很快地传遍了武都的沟沟洼洼,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也都种起了油橄榄。
有特色就有竞争力,有特色就有生命力。但是,倘若一直在“原”字号上做文章,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不可能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
刘元勇和李慧夫妇俩认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既能拓宽企业自身发展的路子,更能助力油橄榄产业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
早在1999年,陇南地区的油橄榄产业刚刚初具规模,刘元勇就从陕西城固购进了一套意大利生产的橄榄油冷榨设备,这也是中国第一台橄榄油生产加工设备。第一次,在武都利用当地生产的油橄榄果,加工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食用橄榄油,开了陇南加工油橄榄鲜果的先河。有了这套设备,老百姓再也不担心橄榄果成熟之后没人收了。
2007年,他又趁势而上,投资460多万元建成了油橄榄行业全国首家GMP净化车间;2009年,投资4980多万元在栈道湾异地新建油橄榄综合加工厂,先后从德国购进两条福乐伟冷榨生产线,使得企业日加工鲜果能力提升到了460吨。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如果只是“单打独斗”,必然难以应对市场风险。刘元勇和李慧夫妇俩又牵头组织油橄榄种植大户和其他油橄榄加工企业,成立了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协会,“抱团取暖”闯市场。
刘元勇还雄心勃勃地给祥宇公司设计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就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品开发为突破口,走“公司+科研+基地+协会+农户”的路子,加快油橄榄基地建设,让油橄榄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
2011年,陇南的油橄榄获得历史性大丰收,当刘元勇领着祥宇人没日没夜地连续苦干40天,将最后一批油橄榄果榨成油之后的11月29日,他倒下去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元勇的猝然离世,让武都种了几千亩油橄榄的农户和祥宇的许多人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以后果子还能不能收?公司还会不会在?
危难之际,刘元勇的女儿刘玉红站了出来。这位刚刚从兰州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年轻“弱女子”,接过了“接力棒”,扛起了重担,去实现父亲未竟的梦想。
刘玉红知道,爸爸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将祥宇建成国际一流的工厂。2014年,占地180余亩的祥宇油橄榄生态产业园在她的手中正式启动建设。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员工曾表示不理解,身边的好多亲朋好友也曾劝她,甚至有人跟她说,“做这个事情,你会烂在里边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9年12月11日陇南祥宇橄榄油获“特级初榨橄榄油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