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一院发热门诊第一梯队医护人员。(资料图片)
多学科日夜“会战”,汇聚集体智慧,开出科学救治的药方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第1例开始,3、7、14、24、35、51……确诊病例快速攀升;兰州、白银、临夏、定西、张掖、陇南、金昌、天水……疫情地图不断扩展。
人们看到的是迅速增长的病例,看不到的是隔离病房内外一场场多学科联合“大会战”。全省战疫医疗团队、医护人员昼夜不停,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抢人。
面对新冠肺炎这一新发疾病,大家能做的就是把准备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全面。从疫情防控战打响之初,我省先后制定完善了20余项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成立了101个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诊疗方案确定患者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不同类型病例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轻型、普通型患者主要是保证休息、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我们组织中西医专家联合诊治,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并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实行‘一人一案’‘一人一团队’,同时充分发挥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的指导作用,强化多学科会诊,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省卫健委主任郭玉芬介绍,所有这些,就是为了确保患者得到最专业、最有效的治疗。
“身上担着这份责任,一点也不敢松懈。”连日来,甘肃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兰大一院呼吸科主任岳红梅马不停蹄。她不仅要参加院内确诊病例的会诊,还要组织专家对市县医院确诊病例进行远程会诊,还辗转定西、甘南等地,对基层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开展现场会诊。
白天,会诊病例,提出救治方案;深夜,整理研判病例,书写医疗救治报告,及时向省领导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
每天,岳红梅只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后,见缝插针给家人打电话报一句平安,问一声母亲的病况。多日的奔波与坚守,让她整整瘦了一大圈,几近沙哑失声。
在岳红梅的建议下,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省级医院和省级专家组牵头组成了6个专家小组,各自承担相关片区基层医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每天对重症和危重病例进行动态评估,优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病亡。
“严防死守,不漏掉一个病人,不放弃每一个微小的危重症救治机会”是所有人的目标。
2月8日下午1时,兰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磊受命驰援,在细化各项准备工作后,他便赶往兰州市肺科医院。当晚,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合力救治我省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穿刺置管,俯卧位通气……每一项操作张磊都认真仔细。他顾不上防护服不透气、护目镜模糊双眼,每天细致查房、全程观察患者病情,规范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治疗操作。
“看着那些重症患者,我就想尽我所能,让他们转危为安。”身处一线的张磊,随叫随到,每天睡觉时间不到4小时。
2月13日,张磊和赶来增援的团队开始首次应用ECMO救治危重症患者。他不顾高感染风险,24小时守在危重症患者身边全力救治。
和岳红梅、张磊一样忙个不停的,还有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专家组组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志明。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中医药作用,是他思考最多的。他组织省内中医药专家制定了中医药防治方案,与西医专家组密切配合对患者开展救治。每次会诊,他都会组织中医药专家详细了解患者情况,询问患者病情,观察患者舌象,坚持辨证施治,一患一方。
中医专家组全程参与患者病情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不但提高了疗效,促进了患者肺部炎症吸收,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对改善患者预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期防治经验的基础上,中医专家组总结出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方剂,包括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全面应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
前线、后方,线上、线下,西医、中医,统一调度、密切联动。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全省集中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火力”,向疫情发起了猛攻。
相关新闻
- 2020年02月20日【一线抗疫群英谱】这里,是兰州市肺科医院——两名男护师感人日记记录隔离区救治情景
- 2020年02月17日【一线抗疫群英谱】至2月16日,甘南州4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连续奋战的医务人员表示——“治愈一名患者,增加一分信心”
- 2020年02月17日【一线抗疫群英谱】一群人的战“疫”——渭源县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背后
- 2020年02月16日【一线抗疫群英谱】坚守传染病区的护士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