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积石山县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引导农民,在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自身发展上下足功夫,全力助推各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积石山县已实现“村村都有特色产业,家家都有致富门路”,这不仅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也逐步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
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石山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等问题有效解决,为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图为航拍下的关家川乡。(资料图)
激发农户养殖热情
山路一弯又一弯,一弯更比一弯险。位于大山深处的积石山县关家川乡肉制品有限公司,在群山掩映下显得格外夺目。
2019年下半年,关家川乡富民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临夏市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一道,在关家川乡成立肉制品有限公司。
“这是全县首家从事肉牛屠宰冷链加工的现代化企业。”积石山县副县长康玉敏自豪地说,企业投入运营后,不仅解决群众私屠乱宰的问题,还在延长全县肉牛养殖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2019年11月,关家川乡专门组织全乡200多名养殖户,前往肉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白家沟村贫困群众张登春就是参观考察团里的一员。
“对群众分户饲养的合格肉牛,我们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张登春顿时眼前一亮,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增收新路。
“以前想养却不敢养,怕牛卖不上好价格,更怕牛干脆卖不出去。”张登春说,“现在好了,养牛不用承担半点风险,是个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为激发像张登春一样的贫困群众的养殖热情,积石山县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农户扩大养殖规模,并以“万头乡、千头村、百头社、十头户”为目标,将养殖业打造成助推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
针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积石山县专门制定奖补标准,根据养殖规模不同,县里给予5000元或1万元补助。
“以奖代补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龙头企业解决肉牛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现在,群众养殖热情高涨,很多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康玉敏说。
积石山县关家川乡白家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白春玉在羊圈里忙碌。2019年,白春玉通过发展养殖业顺利脱贫,他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业,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摄
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效应
清晨7时30分,56岁的马胡赛准时走出家门,赶往离家不远处的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一天的工作。
马胡赛生活在积石山县寨子沟乡尕马家村。过去,这里的很多群众因人多地少、无增收门路,一度陷入贫困。
2017年10月,积石山县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寨子沟乡尕马家村成立,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合作社成立之初,马胡赛就将家里的4亩土地,以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自己也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他算了一笔账,每月打工收入3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160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近4万元。
“我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家里人发展养羊业。去年,全家已经顺利脱贫。”马胡赛高兴地说。目前,和他一样,入股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60户,其中贫困户59户;合作社成立的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吸纳33名群众,其中贫困群众20人,昔日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月月都有稳定收入。
“合作社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很多群众一边在合作社打工,一边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使脱贫成效稳步提升。”康玉敏介绍说,为了鼓励合作社发展,县里专门出台奖补政策,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贫困户情况,对其给予5万元、20万元、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在政府的鼓励与帮助下,积石山县各类合作社迎来发展的春天。2019年,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带动全县其他8家合作社,开始大面积种植中药材,并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种植栽培经验、大型农机具等资源与其他合作社共享,以此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积石山县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包装中药材。目前,积石山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带动当地大批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摄
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难题
走进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光伏扶贫项目点,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不仅成为大山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带动大批群众实现增收,同时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难题。
自2019年年底起,肖家村十二社贫困群众马建新便有了一份新工作——治安巡逻员。每天上午,他都要绕着村民的房前屋后走一圈,及时掌握社里的治安状况。
“靠着这份工作,我每月能有500元固定收入。”马建新觉得,既然村里每月按时按点发放工资,就要担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它。
马建新增收得益于村里设置的公益性岗位。眼下,治安巡逻员、村社清洁员、道路维护员、政策宣传员……每一个公益性岗位,都成为肖家村贫困群众新的增收致富点。
“以前,村委会账上没一点钱,想帮群众也无能为力;现在,有了光伏扶贫项目的固定收益,我们能帮助群众的途径自然更多。”在肖家村党支部书记肖永平看来,各类公益性岗位不仅让贫困群众拥有稳定收入,也让他们更加关心村里的大事小情。
2017年起,积石山县大力开展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建成联村电站18座,带动全县90个贫困村、14274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其中,仅肖家村光伏扶贫项目点,就带动周边16个村,1500多户群众。
积石山县明确,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资金,用于电站运行维护管理费、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提留资金、分配到户资金三个方面,分配比例为10%、20%、70%。
积石山县发改局局长王进伟介绍说,70%的到户资金,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政策兜底户、残疾户、大病户、受灾户的全覆盖,且补贴金额每户不超过3000元,也可设置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不超过500元,亦可采取积分模式发放奖励资金或在积分超市兑换商品等。
2019年底,肖家村的光伏扶贫项目点共收益资金8.1万元,其中用于村集体经济提留资金1.62万元,各类兜底户及设立公益性岗位5.67万元。“光伏扶贫项目不仅一改各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局面,更为困难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保障。”王进伟说。
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光伏扶贫项目点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目前,全县光伏扶贫项目不仅在助农增收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也解决大批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摄
相关新闻
- 2020年03月04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稳稳的幸福——东乡县广河县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产业帮扶工作见闻
- 2020年03月04日甘肃脱贫攻坚再传捷报:31个贫困县区“摘帽”退出 累计摘帽退出67个,贫困县区减至8个
- 2020年03月03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瓜州:按下脱贫攻坚“快进键”
- 2020年03月02日落实补助资金93.46亿元!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