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 甘肃一位老中医的行医札记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医药简牍
中华医学与中华文化一样,历经数千年而光辉璀璨依旧,永远富有生命力,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留名青史的中医名家自托名编著《黄帝内经》的华夏民族祖先黄帝算起,我们知道的还有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等,这些名医或留下妙手回春的行医记载,或留下中医理论及诊疗方法,或写下医学、药物学皇皇巨著。闻名古今的神医能有几人,行走江湖没留名的民间郎中才是给老百姓疗伤治病的医者主流。留名青史的中医大家便是有著作传世,也只留存于白纸黑字的史册当中,他们行医的痕迹却早湮没无存了。在甘肃河西地区,却有一位民间老中医的行医札记穿越千年时光留存了下来,这便是闻名于世的东汉“医药简”。
1972年11月,武威城郊柏树乡的农民在旱摊坡兴修水利时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考证这是座东汉早期的墓葬,墓主人是位老年医者,这位悬壶济世一生的老中医真是位敬业的医者,在他的随葬品中人们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医药简牍。这些医药简牍共计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简书内容丰富,抄录的都是当时的验方,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医药方有3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科等,处方中所列药物近百味。有些药方还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状、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用药方式、针灸穴位以及注意事项等。这些简牍应是这位老中医多年行医的经验和有效方剂的真实记录。从简文的整个内容来看,这批“医药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具体运用到了临床上;在药物学方面,简文中所载药物较《神农本草经》有所发展,而且这些药物的性能在当时已被人们掌握。
东汉“医药简”是继湖南马王堆汉墓帛书之后又一批研究汉代医学的重要史料。“医药简”的医学史料价值自不待言,但这也只是它价值的一方面,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它对书法界的价值似乎远远大于对医学界的价值,这些医药简牍用汉隶或章草书写,书体自然流畅,古雅秀丽,字里行间闪烁着一种动态美,是汉简中的绝妙佳作。“医药简”以书法国宝的身份受到全球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多次漂洋过海出境展出。 文/陈芊
相关新闻
- 2020年03月07日兰州市博物馆“青铜文化民族交融”线上开展
- 2020年03月05日【风物志】卖身葬父的董永,他的身份其实不简单
- 2020年03月01日甘肃省博物馆今日再次上线“云春游”
- 2020年02月20日上博物馆教育公益课,了解西汉风云人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