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践行生态优先 谱写绿色华章——写在第四十二个全国植树节来临之际

 2020/03/12/ 09:46 来源:兰州日报

  注重顶层设计 探索构建林业草原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四梁八柱

  着力完善国土绿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一系列规划、制度、办法,探索构建林业草原和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四梁八柱。一是规划先行。历年来,全市把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五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相继制定了全市多轮林业发展五年规划,在规划引领下有序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兰州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印发实施生态建设领域环境保护方案8个,全面指导全市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启动了全市野生动植物、林木种质资源、湿地资源调查及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规范流程。所有工程项目落实,全部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财政报账制度;所有造林绿化项目,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实施工程化造林、专业化施工,并全部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设计、评审、招标、施工、验收、审计、结算)进行合同制管理,通过工程建设实践,培养锻炼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敬业奉献的林业管理队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三是配套制度。全面建立了森林覆盖率指标考核体系、林政执法体系、林业病虫害防治检疫监测体系、护林防火责任体系和森林资源管理领导责任体系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资源管理制度。

  依托林业重点项目 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

  针对全市绿色资源总量不足、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短板,争取实施国家和省市林业草原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一是实施营造林工程。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修复示范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47.88万亩(造林35.58万亩,封育12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3万亩),建成南北两山、“省门第一道”、“兰州—中川城际铁路”等区域生态屏障,整治了城市六大出入口,打造了多景点、多层次的城市“大门厅”和“迎客厅”,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榆中县实施的国家黄土高原林业综合治理(兰州市)项目,被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遴选,代表我国向外国驻华使节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社会代表以及海内外主流媒体展示了荒漠化防治所付出的努力,扩大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影响。二是推进村镇绿化。着眼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乔、灌、木相结合,花、草、藤相搭配等多种形式,大力实施村镇绿化,先后建成生态镇6个、绿化村庄335个,支持市直部门和单位开展贫困村绿化100多个,精准提升重要节点生态景观。特别是永登县河西村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定为“国家森林乡村”,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三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围绕城市周边、铁路公路沿线、景区周边、黄河沿线,积极拓建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党员林”“团员林”“晚报林”“军民共建林”等;并借助媒体引导、各类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组织开展绿地、树木认建认养活动,从而激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爱绿护绿、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植绿、爱绿、护绿成为社会风尚。全市现建成各类义务植树基地20多个,面积2万多亩。

  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 不断增进群众绿色福祉

  围绕群众身边缺绿、无处赏景的诉求,着力抓好城市园林绿化,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增进群众绿色福祉。一是打造公园精品。改造提升五泉山、白塔山、兰州植物园、兰州碑林等重点公园,有序推进兰州动物园易地搬迁、彭家坪都市文化休闲公园、金城公园二期、雁滩中心(雕塑)公园等主题公园建设,全面启动榆中生态创新城生态绿化、蔡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组织编制兰州植物园二期、湟水河城郊森林公园规划,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园林精品。二是新增改造城市绿地。以新改扩建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和口袋公园为主,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绿色品质,“十三五”以来,新改扩建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79处,新增改造城市公共绿地482.5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868.46公顷;见缝插绿,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维空间绿化,完成屋顶、道路立交、过街天桥、隔离栅栏、护坡及建筑立面等为主的立体绿化42.3公顷;有序推进了庭院绿化工作,创建花园式单位(小区)45个、园林化单位(小区)62个、绿化达标单位(小区)84个,持续提升了城市绿色内核。三是道路绿化。大力实施南山路、北环路、酒泉路、静宁路等30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绿化美化,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2%,有效降低噪音、粉尘污染,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